题名养马岛附近海域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作者杨波
答辩日期2019-05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高学鲁
关键词营养盐,低氧,碳酸盐体系,吸光系数,荧光组分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英文摘要

碳、氮、磷、硅和氧等生源要素是海洋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要素,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随着沿海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近海养殖业的迅猛增长,我国近岸海域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缺氧、酸化、赤潮和绿藻频发等,这对生态系统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研究近岸海域生源要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及其主控因素对了解区域物质循环、环境演变、近海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本学位论文以养马岛附近海域为研究对象,通过两年(2016 ~ 2017年)的连续调查,系统分析了水体营养盐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夏季底层海水低氧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同时对水体及沉积物中的碳循环过程进行研究,旨在丰富对人类活动影响下近岸海域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认识,以期为区域陆海相互作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上述研究,获得了一系列新的结果和认识:

1养马岛附近海域生源要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养马岛附近海域水体营养盐浓度相对较低,其中溶解无机氮(DIN)和活性磷酸盐(PO43-)浓度符合一类海水标准。受到复杂的水文和生化条件的影响,营养盐的时空变化规律不明显。调查期间,DIN主要以硝酸盐(NO3-)为主,占DIN浓度的28% ~ 74%平均为58%),其次是铵盐(NH4+),占DIN浓度的21% ~ 64%平均为38%)。潜在富营养化评价模型和富营养化状态指数结果显示,研究海域水体处于潜在贫营养化(I)水平和中等营养化状态。

与营养盐有所差异,海水中溶解氧(DO)、无机碳(DIC)、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以及表层沉积物有机质(SOM)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在5 ~ 11月,海水DO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季节变化特征,其最小值出现在8月底层海水。在夏季,研究海域出现底层水体低氧现象,其低氧区主要分布在近岸海域,其生消特征如下:底层水体低氧现象在6 ~ 7月开始萌生,至8月出现大面积DO<94 μmol L-1的低氧区,9月低氧现象消失。同样的,表层海水DIC也随季节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其最小值出现在8月,而底层海水DIC的季节变化特征与之相反。空间分布而言,海水DIC整体(除3月外)呈现近岸高于远岸的分布特征。5 ~ 11月,研究海域整体上是大气CO2的净源,其向大气释放CO2的通量分别为7.95 ± 6.945月)、3.58 ± 3.566月)、18.98 ± 10.267月)、12.34 ± 11.858月)、27.94 ± 21.219月)和4.77 ± 2.93 mmol C m-2 day-111月);3月则是净汇,从大气中吸收CO2的通量为3.25 ± 6.04 mmol C m-2 day-1。与海水DO的季节变化相反,海水DOCCDOMSOM的最高值出现在8月。空间分布来看,夏季海水CDOM以及秋季SOM含量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分布特征;而春季和夏季SOM含量呈现远岸高于近岸的分布特征。

2控制养马岛附近海域生源要素变化的关键过程

养马岛附近海域生源要素(海水营养盐、DODICDOMSOM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受到复杂的物理和生化过程的影响。然而不同生源要素,其主控因素有所差异。对于海水营养盐,浮游植物繁殖、大气沉降、与邻近海域水体交换、有机质分解、贝类养殖活动以及沉积物-水界面交换是影响其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相对而言,河流淡水输入对营养盐的贡献相对较小。营养盐收支结果显示,海水DIN主要来源于大气沉降和养殖贝类排泄,分别占总DIN49.3% ~ 63.5%(平均为56.4%)和27.4% ~ 38.1%(平均为32.8%);海水PO43-主要来源于养殖贝类排泄和沉积物释放,分别占总PO43-51.5% ~ 54.4%(平均为53.0%)和23.6% ~ 25.0%(平均为24.3%);而DSi主要来源于沉积物释放,占总DSi94.7% ~ 95.0%(平均为94.8%)。此外,每年约41.3 × 106 ~ 74.7 × 106(平均为58.0 × 106)、4.74 × 106 ~ 5.03 × 106(平均为4.89 × 106)和205.5 × 106 ~ 206.3 × 106(平均为205.9 × 106molDINPO43-DSi转化为其他形式(被浮游植物、藻类等吸收、通过贝类收获移除等)。对于底层水体DO,温盐跃层和海水锋面的形成是低氧维持及发展的重要物理条件。研究海域温盐跃层在夏季(6 ~ 8月)出现,秋季消失。在空间分布上,水体层化的密集区与底层低氧区分布基本吻合。DO收支实验结果表明,底层水体有机质的耗氧分解是低氧形成的主要生化因素,占总耗氧的84.6%,而沉积物耗氧占15.4%。夏季表层水体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是底层水体耗氧有机质的主要来源。

海水中的碳酸盐体系受到水团的物理混合、温度变化、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等因素显著影响。在夏季(6 ~ 8),高初级生产力导致表层海水DIC含量降低。此外,DIC在底层含量明显高于表层,这主要是底层水体有机质氧化分解所导致;在6月、7月和8月,底层水体中约42.562.562.4 μmol kg-1DIC可能来自有机质的分解,分别占DIC浓度1.91%2.77%2.83%

对于海水CDOM,其主要来源于海洋自生和微生物分解。在表层约11.6% ~ 35.2%CDOM来源于浮游植物。对于CDOM荧光组分,浮游植物对类蛋白组分C1C2的贡献分别为9.0% ~ 37.4%9.1% ~ 37.4%,而对类腐殖质组分C3C4的贡献为7.8% ~ 18.7%11.4% ~ 19.9%。底层水体有机质的分解是类腐殖质组分C3C4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C3组分,底层有机质分解在7 ~ 9月分别贡献了9.1%18.7%48.5%;对于C4,底层有机质分解在6 ~ 9月分别贡献了14.6%16.3%18.0%26.6%

表层水体初级生产力高低和底层水体DO的浓度是影响SOM保存的主要因素。在夏季,表层高初级生产力及底层海水低DO条件共同控制SOM的保存;秋季和春季上覆水体有机质的供应量相对夏季较少,加之底层水体DO含量较高,这有利于有机质的耗氧分解,致使SOM含量相对较低。海水中营养盐可通过控制初级生产进而影响自生有机碳(AOC)的积累。夏季表层海水NO3-AOC的保存影响最为明显,可能是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在秋季,NO3-DSiAOC储存的影响显著,而PO43-对春季自生有机质储存的影响最为明显。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yic.ac.cn/handle/133337/25311]  
专题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波. 养马岛附近海域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