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合金钢超高周疲劳的基本特征与机理
钱桂安; 洪友士
2008
会议名称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
会议日期2008
通讯作者邮箱hongys@imech.ac.cn
会议地点江西井冈山
页码42-50
通讯作者洪友士
中文摘要本文研究了两种低合金钢超高周疲劳行为的基本特征和裂纹萌生机理。采用旋转弯曲实验机对腰鼓形试样进行频率为52.5Hz的疲劳实验。试样疲劳断裂周次从10~4到10~8,对应的S-N曲线为阶梯状趋势。断口特征观察表明超高周疲劳的裂纹往往萌生于试样的亚表面且裂纹源区域呈现"鱼眼"和"暗区"斑图。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参量来说明裂纹起源位置由试样表面向内部转移的机理,即裂纹源位置受控于夹杂物尺度,晶粒尺度和施加应力。
会议录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08,p.42-50
会议录出版者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会议论文
源URL[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34404]  
专题力学研究所_力学所知识产出(1956-2008)
通讯作者洪友士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钱桂安,洪友士. 低合金钢超高周疲劳的基本特征与机理[C]. 见: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 江西井冈山. 200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