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开发建设的“立体土地”实施模式研究
高晓路
2013
关键词立体土地 土地产权制度 住宅建设
英文摘要我国城市的住宅需求已开始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由短期重建转向长期保有和经营。在此背景下,急需推动以长寿命、高质量为政策导向的住宅供给模式的转型。为了解决长寿命住宅与土地产权制度的矛盾以及初期成本过高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托于SI住宅体系(结构主体和填充部分相互独立)的新型技术政策模式,即立体土地模式。该模式将长寿命住宅的结构部分与填充部分区分开来,并将结构部分视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即立体化的土地。立体土地作为由地方政府或社会团体管理的公共资源,以少于70年的合同期出让给开发商或居民。这种理念是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拓展,这种模式不但可以大幅增加空间资源的总量,还有助于地方政府对空间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有助于解决土地管理中卖地生财问题,有助于形成高质量的城市资产和景观环境,有利于推动我国房地产开发和住宅生产模式的转型。
ISSN号1672-9013
出处住宅产业
1页:44-47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源URL[http://192.168.22.105/handle/311030/28506]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高晓路. 住宅开发建设的“立体土地”实施模式研究. 20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