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铜铟镓硒薄膜的拉曼和可见近红外光谱表征
徐冬梅2; 潘坤2; 刘旭炜2; 王学进2; 王文忠3; 梁春军1; 王志3
刊名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卷号36期号:10页码:3197
ISSN号1000-0593
英文摘要采用恒电位电沉积法在ITO上制备了铜铟镓硒(CIGS)前驱体薄膜,该前驱体薄膜在充氩气管式炉中经过高温硒化可得到结晶良好的CIGS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仪分别表征了CIGS薄膜的结构、形貌、成分以及可见-近红外光谱 (Vis-NIR)吸收特性。XRD结果表明前驱体薄膜高温硒化后所得的CIGS薄膜具有(112)择优取向,薄膜中 CIGS晶粒的平均尺寸为24.7 nm,Raman光谱表明薄膜中的CIGS是具有黄铜矿结构的四元纯相,没有其他二元三元杂相存在。Vis-NIR测量结果表明CIGS的禁带宽度随薄膜中镓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Ga含量达5.41%时,通过吸收光谱测得CIGS的禁带宽度为1.11 eV,通过理论计算得到镓铟比为Ga/(In+Ga)=16.3%,小于SEM 测量所得的镓铟比Ga/(In+Ga)=21.4%,这表明还需进一步提高CIGS薄膜的结晶度。所有测量表明优化后的ITO/CIGS非常适合用来制作高质量的双面太阳能电池。该研究提出了制备低成本 CIGS前驱体薄膜及高温硒化的新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在ITO上制备了均匀、致密、附着力好的CIGS薄膜。通过上述表征可知,在新工艺下制备的CIGS薄膜结晶度高,成分合理,无杂相,光吸收性质好。与磁控溅射法类似,电沉积法非常适合大面积工业化生产,该工作对CIGS的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pe.ac.cn/handle/122111/33091]  
专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作者单位1.北京交通大学
2.中国农业大学
3.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徐冬梅,潘坤,刘旭炜,等. 铜铟镓硒薄膜的拉曼和可见近红外光谱表征[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36(10):3197.
APA 徐冬梅.,潘坤.,刘旭炜.,王学进.,王文忠.,...&王志.(2016).铜铟镓硒薄膜的拉曼和可见近红外光谱表征.光谱学与光谱分析,36(10),3197.
MLA 徐冬梅,et al."铜铟镓硒薄膜的拉曼和可见近红外光谱表征".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36.10(2016):319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