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急性肾损伤的关联靶标预测
陆冬; 郑明月; 罗小民
2016-07-01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 靶标基因 Fisher精确检验 网络药理学
页码1
英文摘要肾脏作为人体内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极易受到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所造成的毒性损害。在急性肾损伤的病例中,由药物暴露导致的发病比例高达19-25%[1]。药物导致的急性肾损伤,作用机制复杂,涉及到多种分子机制。开展药源性急性肾损伤的潜在关联靶标预测将有助于阐明其分子作用机制,并为预测化合物的肾脏毒性提供帮助。我们通过从现有数据库中搜集得到急性肾损伤的阳性化合物351个,阴性化合物680个,以及相关化合物作用的靶标基因,总计26390个。为了判断这些靶标基因与急性肾损伤是否存在非随机相关性,我们针对每一个靶标基因,利用Fisher精确检验[2]得到该靶标基因与急性肾损伤相关性的p-value值,该值越小,表明该基因与急性肾损伤的偶然相关的可能性越小。我们发现显著性排名前20的靶标基因中,有14个靶标基因与肾脏损害有关,其中5个有文献报道与急性肾损伤明确相关,其他排名靠前的靶标基因可能是急性肾损伤的潜在靶标。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肾毒性关联靶标,并为其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帮助。
会议录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五分会:化学信息学与化学计量学
文献子类Article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会议论文
源URL[http://119.78.100.183/handle/2S10ELR8/267041]  
专题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上海 201203, 中国.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陆冬,郑明月,罗小民. 药源性急性肾损伤的关联靶标预测[C]. 见:.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