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兔口腔粘膜感染白色念珠菌实验模型的建立
王晓明; 张鸿龙; 毛佳贤; 邵伟娟; 符杰; 高静华; 陈湜
刊名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1998-12-25
期号1页码:215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 口腔粘膜 病变
文献子类Article
英文摘要为了测试抗真菌药物在实验动物体内的抗菌效果,选择1.7~2.0kg普通级新西兰免用7号针头针刺口腔粘膜,然后用1X1012CFU/L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H317,临床分离菌种)菌液涂于针刺部位上,24h后口腔粘膜出现红肿、白斑、病灶内陷、假膜、溃疡和糜烂等病变.7d观察的结果显示,该模型病变明显、稳定,观察方便,可供抗口腔真菌感染药物筛选之用。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9.78.100.183/handle/2S10ELR8/270484]  
专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晓明,张鸿龙,毛佳贤,等. 兔口腔粘膜感染白色念珠菌实验模型的建立[J].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8(1):215.
APA 王晓明.,张鸿龙.,毛佳贤.,邵伟娟.,符杰.,...&陈湜.(1998).兔口腔粘膜感染白色念珠菌实验模型的建立.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215.
MLA 王晓明,et al."兔口腔粘膜感染白色念珠菌实验模型的建立".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1(1998):21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