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研究生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
题名青茂高原马兰芯记录的现代气候变化
作者王有清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导师姚檀栋
关键词西风环流 亚洲季风 马兰冰芯 青藏高原
中文摘要全球变暖是当今人们关注气候变化的焦点话题,而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区域性气候响应则是目前气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青藏高原作为东亚地区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和先兆区,研究其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气候响应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青藏高原现有的气候观测记录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而且大部分集中在低海拔人类聚集区,而青藏高原主体上的观测记录十分稀少。从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高海拔山地冰川冰帽提取的青藏高原冰芯记录,是目前研究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最精确的代用指标。青藏高原冰芯记录不但分布范围广、时间尺度长、分辨率高和储存的信息丰富,而且作为大气环流降水的产物,其本身对气候的冷暖波动也是异常敏感的。本论文主要依据内99年5月从青藏高原中部腹地可可西里地区马兰冰帽钻取的一支长102m的深孔冰芯记录,探讨了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中部现代气候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变化关系,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马兰冰芯中别80年变化揭示的青藏高原中部地区最近百年来的升温变化在1934年前后发生了由冷变暖的显著突变。恢复的1898一1998年马兰冰芯中别80冬、夏半年季节变化主要反映了冬季1月和夏季7月份的气温变化;由于青藏高原年降水主要是在夏季,马兰冰芯中别80年变化与其夏季变化非常一致、与其冬季变化差异明显,而且夏季变化也与北半球气温的正相关关系最强,年变化次之,冬季最弱。(2)与青藏高原其它冰芯记录和周边台站气温对比表明,马兰冰芯中别8o记录指示的冬季气温与青藏高原周边台站冬季气温的变化一致,夏季气温与青藏高原北部西风带影响区的气温变化一致、与南部南亚季风影响区的气温变化相反,而年气温与台站资料恢复的青藏高原年气温变化比较一致。(3)与北半球低纬大气环流因子的变化关系表明,马兰冰芯记录的青藏高原中部气温在青藏高原夏季风强或冬季风弱时偏高,反之亦然;并在冬季与青藏高原指数(ITP)显著正相关,夏季与南亚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同步,但与东亚冬、夏季风强度以及全年西太平洋副高(sTH)强度呈显著相反的变化关系;另外,马兰冰芯记录的气温变化还受ENSO事件的显著影响,不仅与8一11月份的南方涛动(50)指数显著正相关,还与9一12月份的全球海温ENSO指数、7,9月份的北太乎洋指数(NPI)和各月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指数变化显著负相关。(4)与北半球高纬大气环流因子的变化关系表明,马兰冰芯记录的冬季气温与冬季阿留申低压(AL)强度和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强度的变化趋势相反,并在冬季北半球西风指数高、极涡指数低时,冬季气温偏高,反之亦然;马兰冰芯中扩80记录与夏季北极涛动(Ao)指数和北大西洋涛动(NAo)指数显著正相关。(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AO、NAO、AL、NPI、STH和EN50事件对马兰冰芯中的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可以解释马兰冰芯中目80年均值的75.41%方差变化,其中夏季AO指数和NAO指数的方差贡献率最大。(6)马兰冰芯中司80年变化与大气环流指数的线性拟合变化及其残差变化的对比表明,马兰冰芯中δ18O年均值的年际变化与北半球大气环流因子密切相关,而年代际变化与区域性气候影响因素有关。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8-22
页码132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2029]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研究生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有清. 青茂高原马兰芯记录的现代气候变化[D].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