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研究生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
题名植被对区域气候的反馈作用及区域气候模式嵌套汇流模型研究
作者张井勇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2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导师董文杰
关键词反馈作用 相关分析 区域环境系统集成模式(RIEMS) 汇流模型 嵌套方法
中文摘要本文利用1981-1994年的NDVI资料和1951-2000年的气候数据及2.5°*2.5°的NCEP再分析资料等,通过相关分析和数值模拟(东亚区域环境系统集成模式(RIEMS),汇流模型,BIOME模型)主要对三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一通过计算前期NDvl与夏季气候的相关从统计上分析了区域尺度上植被对气候的反馈作用,结果可以较为合理地解释个例无法回答的一些问题。1在我国的多数地区,前期植被与夏季降水存在正的相关,即前期植被(NDVI)增加,后期降水增加。2证实了我国的植被对气候尤其是降水的反馈的三个敏感地区(青藏高原,东部干旱/半干旱区和华中),如果不考虑积雪的作用,我国北方〔东部干旱/半干旱区)是气候响应植被的最敏感地区。3降水对前期植被的响应比温度要明显一些,可能由于人类活动等的影响部分地掩盖了与温度的相关。二利用R田MS模式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大规模的植被改变引起的区域水平衡的变化进行了分析。1定量地估计了大规模植被改变对水分平衡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退耕还林以后,水分收支的各分量(除了上层土壤水)增加了2.4%一47.8%。模式的结果和用遥感数据对这一地区的统计分析的结果较为一致。2研究了植被改变以后对气候影响的机制。我国东部退耕还林以后,渤海和山东半岛附近的东风分量的加强使得更多的水汽从海洋输送到陆地,尤其是植被改变区域,增加了降水,同时我国东部地区低压的加深和西太平洋副高的减弱也使更多的水汽会聚到这一地区。3定性地给出了植被参数对气候的作用。三将RIEMS与汇流模型进行嵌套对黄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区域进行了模拟。1提出了两个模式在嵌套时的衔接问题的解决方案,嵌套的两个模式对黄河上游尤其是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唐乃亥以上的河川径流给出了较好的模拟,但在受人类活2分析了引起模拟结果偏差的原因(RIEMS对降水模拟的偏差;人类活动的影响;BATS 的产流方案在黄河流域的适用性;汇流模型的参数的率定),并初步提出了改进。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8-22
页码67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1928]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研究生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井勇. 植被对区域气候的反馈作用及区域气候模式嵌套汇流模型研究[D].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