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研究生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
题名黑河流域降水粒子滴谱特性分析与偏振多普勒雷达测量降雨的改进
作者赵果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9-05-20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授予地点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导师楚荣忠
关键词雨雪滴谱 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 估测降雨
其他题名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rop Size Distribution and An Improvement of Polarimetric Doppler Radar Rainfall Estimates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学位专业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中文摘要本文利用2008年春季和夏季黑河流域气象要素及双偏振多普勒雷达降水观测试验中获取的大量的降水粒子滴谱资料,分别对降雪过程和降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且根据实测雨滴谱得到了适合该地区的偏振多普勒雷达估测降雨强度的关系式,并且通过检验发现测雨精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其主要结论如下: 对于降雪情况主要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四个时段的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了M-P分布和Γ分布拟合分析,发现Γ分布可以很好的模拟实际雪滴谱。雪滴谱同雨滴谱一样同样具有多峰的结构。并且研究了降雪过程微结构参量的演变,讨论了祁连山地区雪滴谱分布的基本特征。同时计算了小于2mm雪片对总降雪量的贡献,表明在该地区春季降雪中,小滴对降雪强度的贡献较大,并且发现大滴的出现超前于强降雪。得到了适合该地区降雪的Z-R关系以及加入了偏振参量ZDR的测量降雪的公式R(Z,ZDR),通过对比发现R(Z,ZDR)能够很好的提高测量精度,误差降低了13%。 通过提取大量的雨滴直径D和对应的下落速度v,分析得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v(D)=4.67D^0.53。同时还得到了对应层状云和对流云雷达定量测量降雨的Z-R关系和雷达定量测量大气垂直含水量的M-R关系。利用滴谱数据计算得到对应X波段的双偏振雷达参数:差分反射率ZDR和差分传播相移常数 KDP。并运用ZDR和KDP分别得到了适应层状云和对流云降雨的R(Z)、R(Z,ZDR)、R (KDP, Z, ZDR)关系和空间含水量的M(Z)、M(Z,ZDR)、M(KDP, Z, ZDR)关系。通过地面雨量筒和雷达实测数据,对各测雨方法进行了检验,发现组合参数的测雨公式能够很好的提高雷达测雨的精度。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8-22
页码56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1879]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研究生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果. 黑河流域降水粒子滴谱特性分析与偏振多普勒雷达测量降雨的改进[D].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