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东油田(城华地区)主要产层储层微相与成藏规律研究
宋广寿 王多云 张栋杰 黄红赤 郑希民 杜寻社 李凤杰 魏红玫 陈建 王峰 刘自亮 王志坤 李树同
2003
获奖类别省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获奖等级二等奖
关键词储层微相 油藏模式 陇东
中文摘要该成果对甘肃陇东油田(城华地区)主产层延9、长3油组的储层微相进行了精细分析解剖,在时间和空间上刻画了高产储层的分布范围,从理论上阐明了油藏形成的要素和成藏模式以及分布规律,为陇东油田的增储给出了勘探方向甚至具体目标。 该成果在高分辨率地层对比、微相细分、成藏模式、微相预测与编图等方面有多处新技术、新发现、新观点和新认识,例如小油层的等时对比与建立精细的沉积地层框架;储层沉积微相更微细的分类方案和识别标志,高产优质储层的精细解剖、成因分析和分布预测;多因素的成藏模式;以及“坝上河”和“环延10缺失带”及其“肩区”与“檐区”亚带新概念等等;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该成果已快速转化为生产力。迄今为止,根据该成果指出的目标,钻井成功率达96%,新增探明储量2000万吨,预测储量4000万吨,连续三年滚动建设产能16万吨。至2002年8月,累计产出原油12.4万吨,新增工业产值1.85亿元人民币。实践证明,该成果揭示的成藏规律基本符合陇东油田的地质实际,是一项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成果 该成果获2004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内容类型成果
源URL[http://ir.lig.ac.cn/handle/132962/2365]  
专题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_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_成果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宋广寿 王多云 张栋杰 黄红赤 郑希民 杜寻社 李凤杰 魏红玫 陈建 王峰 刘自亮 王志坤 李树同. 甘肃陇东油田(城华地区)主要产层储层微相与成藏规律研究. 省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