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新型锑锌酸盐的合成、结构及光学性能的研究
作者杨松林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9-06-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授予地点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导师程文旦
关键词锑锌酸盐 晶体结构 能带结构 光学性质
其他题名Syntheses, structures,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new zinc antimonates
学位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
中文摘要本论文通过高温固相熔盐法合成了四个锑锌酸盐化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分别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同时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化合物的纯相粉末,测定了它们的光谱学性质。采用CASTEP程序计算了部分化合物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 两个新颖的白光发射和倍频效应的复合光学材料KZn4SbO7和KZn4Sb3O12 KZn4SbO7是一个以纤锌矿ZnO结构为模板的新颖化合物, 和ZnO同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mc,其晶胞参数a、b和c近似等于两倍的ZnO晶胞参数,晶体结构中的Zn均形成四配位的ZnO4四面体,保留了部分ZnO中ZnO4四面体的排列,从整体上可看作是加入K及Sb原子从而把ZnO稀释。光谱测试及能带计算表明,KZn4SbO7属于直接带隙的化合物,其带隙为3.21 eV。发射光谱表明其在整个可见光区400-800nm有一宽的发射带,显示白光发射,最强发射峰位于558 nm处。粉末倍频测试表明,KZn4SbO7的倍频系数约为KDP的三倍。 KZn4Sb3O12是一种结构新颖的锑锌酸盐,属于三方晶系R3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 = 10.867(9) Å, b=10.867(9) Å,c= 7.301(8) Å,α=90°,β=90°,γ=120°,V = 746.7(11) Å3,Z = 3。晶体结构中包含有数量比3:1的ZnO4四面体和ZnO6八面体,在其单胞中,4个Zn原子与3个Sb原子通过O原子交替连接,围成一个一端开口的笼状体,K原子处于该笼状体偏向开口端处。能带计算表明,KZn4Sb3O12属于间接带隙的化合物,光谱测试发现,其紫外吸收截止边分别位于302 nm (4.10 eV)处,发射谱显示其在400-700nm和700-850nm波段各有一个发射带,显示白色发光,最强发射峰分别位于524nm和769nm处。粉末倍频测试表明,KZn4SbO7的倍频系数约为KDP的一倍。 2. 利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Ba3ZnSb2O9单晶晶体结构,Ba3ZnSb2O9属于六方晶系P63/mm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5.8663(4) Å,c=14.478(2) Å,V=431.49(7) Å3,Z=2。晶体结构中孤立的ZnO6正八面体呈层状分布,层与层之间由两个共面连接的SbO6八面体相连。光谱测试和理论计算表明Ba3ZnSb2O9属于直接带隙的化合物,其带隙为3.14 eV。 3. 首次合成了β-Zn7Sb2O12的单晶,并利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β-Zn7Sb2O12属于正交晶系Cmma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a=12.088(8)Å,b=18.538(14)Å,c=8.512(6)Å,V=1907.43(234)Å3,Z=8。晶体结构中共有6种不同类型的Zn原子,Zn1、Zn2及Zn3分别与四个O原子配位,Zn4、Zn5和Zn6为六配位,沿c轴向下呈层状分布,SbO6和ZnO6八面体交替连接形成层状结构,而ZnO4四面体通过O原子连接上下两层。光谱测试和理论计算表明β-Zn7Sb2O12属于直接带隙的化合物,其带隙为3.54eV。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5-09
页码6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fjirsm.ac.cn/handle/350002/7782]  
专题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_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松林. 新型锑锌酸盐的合成、结构及光学性能的研究[D].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200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