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新型铜(I)磷光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中的应用
作者秦莉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9-05-26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授予地点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导师卢灿忠
关键词铜(I)配合物 中性配合物 有机电致发光 磷光
其他题名Design and Synthesize New Phosphorescent Copper(I) Complexes to Apply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学位专业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中文摘要本论文的研究方向为设计合成新型磷光铜(I)配合物并将其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廉价、无毒的铜(I)磷光配合物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材料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磷光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以充分利用包括单重态(约占1/4)和三重态(约占3/4)在内的所有能量形式,突破了25% 的能量利用极限,理论上达到100% 的内量子效率。同时,采用廉价、无毒的铜(I)磷光配合物替代贵金属磷光材料,能够解决电致磷光材料在大规模应用后带来的高成本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们从改善磷光铜(I)配合物自身稳定性的角度出发,设计合成了具有N-P混合配体的磷光铜(I)配合物并将其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同时为了改善抗衡离子对器件效率的影响,以及实现红、绿、蓝全色显示,合成了一系列中性磷光铜(I)配合物。下面对整个论文的工作概述如下: 1、8-二苯基膦基喹啉 (dppq) 和2-甲基-8-二苯基膦基喹啉 (mdppq) 配体同时具有二亚胺和二膦配体的结构单元,因而也具有这两类配体的一些性质。我们采用dppq和mdppq配体合成了两个单核结构的铜(I)配合物[Cu(dppq)(DPEphos)](BF4)(2-1)和[Cu(mdppq)(DPEphos)](BF4)(2-2),并进行了晶体结构解析。系统地考察了这两个配合物在CH2Cl2溶液和PMMA膜中的光物理性质及在乙腈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配合物2-2比传统的MLCT发光的配合物[Cu(NN)(PP)]+、[Cu(PP)2]+具有更高的光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量化计算结果表明,这类N-P混合配体磷光铜(I)配合物的发光机理主要是金属-配体的电荷转移跃迁(MLCT)并混有部分的配体-配体的电荷转移跃迁(LLCT)。我们制备了以配合物2-2∶PVK为发光层的多层器件ITO/PEDOT/Complex 2 (10 wt%)∶PVK/TPBI/Alq3/LiF/Al,6 V启亮,可获得1800 cd/m2的最大亮度,最大电流效率为6.0 cd/A,最大发光峰位555 nm。以及以配合物2∶CBP∶PVK为发光层的多层器件ITO/PEDOT/ Complex 2 (10 wt%)∶PVK∶CBP/TPBI/Alq3/LiF/Al,7.5 V启亮,可获得4042 cd/m2的最大亮度,最大电流效率为7.6 cd/A,最大发光峰位566 nm。 2、以廉价的氰化亚铜和硫氰酸亚铜为原料制备了四个双核结构的中性磷光铜(I)配合物。[Cu(μCN)(dppb)]2(3-1)、[Cu(μCN)(DPEphos)]2(3-2)、[Cu(μNCS)(dppb)]2(3-3)、[Cu(μNCS)(DPEphos)]2(3-4),一个单核配合物Cu(NCS)(dppq)(PPh3)(3-5)以及一个具有一维长链结构的配合物[Cu3(CN)3(PPh3)4]n(3-6)。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固态光物理性质表征。量化计算结果表明,这类双核磷光铜(I)配合物的发光机理为金属-配体的电荷转移跃迁(MLCT)和配体-配体的电荷转移跃迁(LLCT)。与已报道的卤素桥联的双核Cu(I) 磷光配合物相比,硫氰酸亚铜桥联的双核Cu(I) 磷光配合物具有更好的光化学稳定性,更适用于制备OLED。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5-09
页码92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fjirsm.ac.cn/handle/350002/7754]  
专题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_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秦莉. 新型铜(I)磷光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中的应用[D].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200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