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新型多功能羧酸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超分子配位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作者曹新医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导师姚元根
关键词设计合成 多功能羧酸配体 自组装 配位化学 配位超分子化合物
其他题名Design of New Multi-functional Carboxylic Ligands and th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Their Supramolecular Coordination Complexes
中文摘要利用过渡金属离子与多官能团的配体通过配位键、氢键和千兀作用等分子间的作用力构筑高级有序的配位聚合物已成为当前配位化学、超分子化学和材料化学研究中的热点领域。设计合成结构新颖的多功能梭酸配体,通过自组装使其与过渡金属离子反应得到新颖的配位超分子聚合物成为这些领域非常活跃且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不仅因为这些新的金属有机聚合物有新颖的拓扑结构,更重要的是这些化合物在功能材料、纳米技术、分子器件和催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有机芳香梭酸配体:5-oxybenzyl isophthall。acid(HZLI)、5-oXyacetate isophthalic acid(H_3L_2)、5-(3-oxypronionate)isophihalicacid(H3L3)、1,4-bis(isophthalyl-5-oxamethyl)benzene(H4L4)和1,3,5-tri-(isophthalyl-5-oxamethyl) benzene(H6LS)。配体玩Ll,H3LZ和琢L4在水热条件下进行自组装反应分别得到了4,8和1个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在本文中用配体玩L3和H6LS进行水热反应尚未得到晶体。另外,利用5-经基间苯二甲酸在水热条件下进行自组装也得到了4个化合物。对17个化合物进行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VI属于零维双核结构;化合物V属于-维纳米管状结构;化合物I和n属于-维双链结构;化合物W、xln、XIV、XV和XVI属于-维单链结构;化合物In和Vn属于二维层状结构;化合物Vnl和IX属于二维分子双层结构;而化合物XVI属于二维Z字形层状结构;化合物X、xI和xll属于三维网状结构,其中xI是含有双层与螺旋链的三维的有机金属配位聚合物。同时,对化合物V、vi、Vll、vin、IX和X做了固态荧光谱学的测试,化合物V、VI、Vll、Vln、ix和X做了热重测试和分析,其中还V做了X射线粉未衍射测试和分析。对合成的一系列芳香竣酸配体进行了核磁共振谱和红外表征。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5-07
页码132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fjirsm.ac.cn/handle/350002/7148]  
专题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_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曹新医. 新型多功能羧酸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超分子配位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200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