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铜及其复合材料与钢对摩时的摩擦层的结构与演变
作者商剑
学位类别理学博士
答辩日期2012-11-26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导师吕晋军
关键词铜及铜基复合材料 摩擦层 晶粒取向 摩擦热 演变 Copper and copper-based composite Tribolayer Grain orientation Frictional heating Evolution
学位专业物理化学
中文摘要摩擦层决定了材料的宏观摩擦学行为。本文以铜、铜-石墨、铜-二氧化硅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上述材料及其钢对偶表面摩擦层的组织结构、形成演变及其与材料摩擦磨损行为的关系,期望能为材料的摩擦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45 钢表面的铜-石墨摩擦层可降低铜-二氧化硅与45 钢对摩时的滑动摩擦系数和磨损,这归因于含石墨摩擦层的易剪切性、流动性及其承载、隔离作用。
2.当铜接触表面晶粒取向平行于滑动方向时,其摩擦系数小,磨损率低。水平取向铜表面摩擦层形成具有润滑保护性的、团聚的、亚微米尺寸的Fe2O3 和Fe3O4;接触表面分布的横向晶界有利于晶粒的滑移和材料的剪切变形,从而导致低摩擦系数和磨损率。
3.铜-二氧化硅与45 钢滑动过程中,铜-二氧化硅表面摩擦层在形貌上呈现松散-压实-松散的演变过程。摩擦层亚表面由轻微变形演变成严重变形、晶粒细化。铜-二氧化硅摩擦层亚表面形成了层状结构。大应变的剪切局部化及摩擦热的产生和积聚有利于层状结构的形成。
4.不同滑动速度下,铜-石墨均单向转移至45 钢表面,并形成一层不均匀且不连续分布的铜-石墨转移层。
公开日期2013-04-02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10.77.64.217/handle/362003/2871]  
专题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_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商剑. 铜及其复合材料与钢对摩时的摩擦层的结构与演变[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