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子蓬二型种子的萌发与休眠特性及其生态适应
刘艳芳 ; 魏岩 ; 严成
刊名生态学报
2009
期号12
关键词异子蓬
ISSN号1000-0933,CN 11-2031/Q
中文摘要异子蓬为中亚荒漠的特有种,其果实为胞果,花被片在结果时宿存包被果实形成浆果状的散布单位。对异子蓬的散布单位、果实形态进行比较观察,并在5/15℃、5/25℃、15/25℃(暗/光=12h/12h)3个温变周期下进行种子萌发实验,结果表明:(1)异子蓬的散布单位绿色、浆果状,有大小两种形态;大小两种散布单位内包被的果实在形状、大小、颜色上存在着明显差异。(2)大的散布单位内包被的果实圆形,扁平,褐色,无光泽,直径(2.64±0.03)mm,重量(3.68±0.04)mg;小的散布单位内包被的果实双凸镜形,黑色,有光泽,直径(2.40±0.04)mm,重量(2.86±0.06)mg。(3)褐色种子在3个温变周期下的萌发率都在81%以上,萌发速度快,而黑色种子萌发率低,萌发慢,具有休眠现象。(4)划破种皮及低温层积处理可显著提高黑色种子在3个温变周期下的萌发率,延长储存时间也可有效地促进黑色种子的萌发,表明黑色种子处于非深度生理休眠状态。异子蓬产生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种子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萌发差异对荒漠异质环境具有重要的适应意义。
学科主题植物生态学 ; 植物生理学
公开日期2010-10-20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6613]  
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10年以前数据)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艳芳,魏岩,严成. 异子蓬二型种子的萌发与休眠特性及其生态适应[J]. 生态学报,2009(12).
APA 刘艳芳,魏岩,&严成.(2009).异子蓬二型种子的萌发与休眠特性及其生态适应.生态学报(12).
MLA 刘艳芳,et al."异子蓬二型种子的萌发与休眠特性及其生态适应".生态学报 .12(200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