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 油气地球化学研究室  > 会议论文
塔参1井深层有机质演化特征2
周世新 ; 王先彬
2005
会议名称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会议日期2005-04
会议地点中国无锡
关键词包裹有机质 有机质演化 生物标志化合物 可溶有机质 演化特征 有机质类型 深层碳酸盐岩 饱和烃 最大深度 演化规律
页码106-107
中文摘要塔参1井是我国目前最深一口探井,最大深度达7200米。其深层以奥陶和寒武碳酸盐岩为主,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有机相的一致性为我们研究自然演化过程中有机质稳定性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的构型演化规律,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本文对塔参1井3885.8米至7124.5米的层段中的可溶有机质饱和烃和芳烃组分进行了研究,并对深层部分样品的包裹有机质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我们的研究获得了以下认识:1、塔参一井深层样品,埋深达7200m,有机质的Ro>2.0%时,仍能检出相当数量的可溶有机质。甾萜类生标化合物及异构烷烃化合物仍能稳定存在。由此来来,液态烃类的保存界限,远超出了人们的传统认识,油气在深层仍能稳定存在。这意味着在传统油气成因理论认为石油消亡带,仍可能具有工业意义的油藏,这对于深层高演化油气的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塔参一井深层碳酸盐岩样品中游离有机质和包裹有机质,无论是从宏观的族组成,还是微观有机化合物组成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从族组成看包裹有机质的饱和烃百分组成明显地比游离有机质低,而非烃和沥青质所占的百分含量则较大。生物标志物成熟度参数也显示出包裹有机质演化的滞后现象,如果他们能在不同的演化阶段释放生烃成藏,必然会造成同一烃源岩,不同演化阶段形成特征完全不同的油气,而且在碳酸盐岩盆地的深层有可能形成热演化程度不高的有机质。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包裹有机质受碳酸盐岩矿物的包裹而处于一个微小的封闭体系,使体系内外有机质的生烃及热裂解发生了差异演化。3、从塔参一井剖面样品中的生标参数的分布特征看,压力对有机质的演化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如甾烷的两个参数都可能明显地受到压力的抑制作用。4、在塔参一井剖面中随着热力的作用增强,多环芳烃中的含取代基数目较多或较长的芳烃将发生去甲基作用,向结构更加稳定的结构进行转化,因此菲及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的去甲基参数可以指示高演化阶段的有机质成熟度。而甲基菲的成熟度指标在深层受热力的作用所表现出的规律性并不明显。
会议主办者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会议录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内容类型会议论文
源URL[http://ir.lig.ac.cn/handle/132962/1326]  
专题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_油气地球化学研究室_会议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世新,王先彬. 塔参1井深层有机质演化特征2[C]. 见: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中国无锡. 2005-0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