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稻田系统水分和养分转换效益研究
周卫军 ; 王凯荣 ; 谢小立 ; 刘鑫
刊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期号5页码:471-476
关键词红壤稻田系统 水分 养分 转化过程 生产效益
中文摘要田间模拟施肥和水分管理模式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施肥和水分管理模式显著地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转化和生产效益。单施N的产量效应为 4 .5kg/kg ,而NP或NPK配施养分的产量效应分别为 8.8kg/kg和 8.0kg/kg ;有机物料循环的增产率为 5 6 .5 % ;在有机物循环的基础上配施NPK化肥最大的增产率可达 79.8%。常规灌溉年需水量为 5 838m3 /hm2 ,田间水分分配为 :蒸散占 1 / 2 ,翻耕整地占 1 / 6 ,植物构成占 1 / 2 1 ,田间渗漏占 1 / 1 4 ,其它环境耗水 (维持 )占 1 / 5。晚稻灌溉占全年的 71 % ,7~ 9月是灌溉需水高峰期 ,占全年灌溉量的 6 8%。生产灌溉效率 :生物量 3.6 7kg/m3 ,精谷量 1 .4 8kg/m3 。双季稻生产的灌溉 ,以早稻保持水层灌溉 ,晚稻按需配额灌溉的模式比较适宜
公开日期2012-11-05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59.226.152.9/handle/343003/4634]  
专题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_亚热带所知识产出(1978-2005) 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卫军,王凯荣,谢小立,等. 红壤稻田系统水分和养分转换效益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5):471-476.
APA 周卫军,王凯荣,谢小立,&刘鑫.(2004).红壤稻田系统水分和养分转换效益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5),471-476.
MLA 周卫军,et al."红壤稻田系统水分和养分转换效益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5(2004):471-47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