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金属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水在金属镁表面吸附的第一原理研究
罗志成 ; 张国英 ; 梁婷 ; 李丹 ; 朱圣龙
刊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15
期号2页码:189-192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第一性原理 吸附能 电荷密度 差分电荷密度
中文摘要采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通过Materials Studio软件中的castep模块,研究了水分子在Mg(0001)表面吸附行为,揭示了镁合金钝化机理。研究了水分子在Mg(0001)表面顶位T1、桥位B2、穴位H3、穴位F4吸附情况,重点研究水分子置于T1位置的3种情况,即:水分子平行镁表面T1p,水分子垂直表面T1v,水分子所在平面与镁表面有一定倾斜T1i。计算给出了吸附能、电荷密度、差分密度、水的键长键角,分析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原子间的成键情况。结果表明:水分子在Mg(0001)表面吸附时候,氧原子与表面成键,且在顶位吸附且吸附构型是倾斜时最稳定。吸附能为-0.429 3 eV(=-41.21 kJ/mol),并且吸附能大于40 kJ/mol,吸附为化学吸附。吸附过程中表面镁原子的电子向水分子转移,使镁表面电位向正方向移动,会使镁产生钝化。吸附使水分子键长增长,键角增大,即水中各原子间作用减弱,可与Mg形成水合分子或MgO、或Mg(OH)2,从而发生钝化。
公开日期2012-04-12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23832]  
专题金属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罗志成,张国英,梁婷,等. 水在金属镁表面吸附的第一原理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189-192.
APA 罗志成,张国英,梁婷,李丹,&朱圣龙.(2010).水在金属镁表面吸附的第一原理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189-192.
MLA 罗志成,et al."水在金属镁表面吸附的第一原理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010):189-19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