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上海光源储存环束流轨道稳定性研究
作者陈建辉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9-05-2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授予地点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导师赵振堂
关键词上海光源 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 束流轨道稳定性 地基振动 支架关联补偿作用 快速轨道反馈 束流位置探测器 轨道响应矩阵 束流光学标定 SVD分解 逐圈数据 模型无关分析 主成份分析 独立成份分析
中文摘要上海光源是有一台高性能(高亮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用户装置,可同时为上百个用户提供能量1~40KeV高亮度的X 射线进行科学实验,其各项指标都位居世界前列。为了给用户提供高稳定的同步辐射光开展科学实验,束流轨道必须稳定在亚微米水平上。 为了达到亚微米的束流轨道稳定性要求,上海光源综合采用了一系列控制措施,包括排桩与厚底板隔振、优化支架设计、阻尼减震、有效隔离机械振动源、储存环隧道与实验大厅的温度控制、恒流运行、电源纹波控制、慢轨道反馈、频率反馈等。 相比于国际与国内其他同类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在于,上海光源地处环境相对嘈杂的市区位置,而且地质结构以软土为主,地基振动状况较其他同类光源恶劣,从积分位移角度比较约大出1~2个量级,这给上海光源亚微米的束流轨道稳定性要求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论文在详尽的地基振动测量与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数值模拟计算上、实验上分析了地基振动对上海光源轨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上述一系列减震与振动控制措施的基础上,上海光源也达到了亚微米束流轨道稳定性的目标,理论分析、模拟计算预测与束流实验基本吻合,其中支架与底板的关联作用引起的四极磁铁振动相关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2-04-11
页码152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sinap.ac.cn/handle/331007/7338]  
专题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_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04-2010年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建辉. 上海光源储存环束流轨道稳定性研究[D].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0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