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紫金山天文台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 PMO中文期刊
富铯矿物及其在核废物地质处置上的意义  
胡欢 ; 王汝成 ; 张爱铖 ; 徐士进
刊名地质学报  
2006
期号11  页码:1779-1786
关键词富铯矿物 矿物学特征 核废物处置  
ISSN号0001-5717  
中文摘要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铯矿物主要有铯沸石、富铯的云母类矿物和富铯的绿柱石类矿物,它们产于稀有金属花岗岩和LCT(Lithium-Cesium-Tantalum)型稀有金属伟晶岩脉体的中心部位或围岩接触带附近,形成于初始富含铯和挥发组份、处于稳定构造环境且经过高度演化分异的原始花岗质岩浆.由于天然富铯矿物中铯含量一般可达15%,它们的合成相可作为核废料中放射性元素137Cs的前景载体相,而且富铯矿物各自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等矿物学特征,对137Cs核废物载体相及相应的深埋藏地质环境的选择和载体相在不同地质环境下的行为预测都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学科主题天文和天体物理
公开日期2012-02-03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libir.pmo.ac.cn/handle/332002/2217]  
专题紫金山天文台_PMO中文期刊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胡欢,王汝成,张爱铖,等. 富铯矿物及其在核废物地质处置上的意义  [J]. 地质学报  ,2006(11  ):1779-1786.
APA 胡欢,王汝成,张爱铖,&徐士进.(2006).富铯矿物及其在核废物地质处置上的意义  .地质学报  (11  ),1779-1786.
MLA 胡欢,et al."富铯矿物及其在核废物地质处置上的意义  ".地质学报   .11  (2006):1779-178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