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海岸带老红砂多期发育模式初步研究
胡凡根[1,2,3]; 李志忠[1,2,3,4]; 靳建辉[1,2,4]; 陈秀玲[1,2,4]; 夏 菁[1,2]; 王贤立[1,2]
刊名第四纪研究
2012-11-30
卷号32期号:6页码:1207-1220
关键词老红砂 光释光 多期沉积 海平面变化 东亚季风 福建晋江
文献子类期刊论文
英文摘要

我国东南沿海广泛分布的老红砂是海岸环境演变的产物。通过对福建晋江海岸带科任(KR)老红砂剖面加密采样进行OSL测年和粒度分析,初步确定了老红砂发育期次及其形成时代。以OSL测年值为基础,在统一的时间标尺上综合对比全球海平面和东亚季风变化序列,探讨了老红砂发育模式及其环境意义。研究表明:科任老红砂主要是晚更新世末次间冰期以来发育的,主要发生在约125~9ka期间,可以划分为6个沉积期,分别为125~115ka,105~97ka,84~74ka,61.5~52.Oka,39~29ka和15~9ka,期间可能存在至少5次明显的沉积间断。结合台湾海峡的水深变化特点分析,当海平面低于-70m时,由于研究区远离古海岸线,因而不可能有海岸风沙沉积;当海平面低于-15m高于-70m时,受到较强冬季风吹扬搬运海滩砂再沉积过程的影响,研究区可能有海岸风沙发育;当海平面高于-15m时,古今海岸线位置接近,在各种强度的冬季风作用下,研究区都会有海岸风沙广泛发育,并经历强烈的红化作用。即,科任老红砂主要发育于晚更新世末次间冰期以来气候暖湿的高海面和较高海面时期,而在末次冰期的低海面时期多次缺失海岸风沙沉积,尤其是末次盛冰期(LGM)的最低海面时期,现代海岸带所在区域老红砂发生沉积间断。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737]  
专题地球环境研究所_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
通讯作者李志忠[1,2,3,4]
作者单位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 350007;
2.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007;
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75;
4.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 350007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胡凡根[1,2,3],李志忠[1,2,3,4],靳建辉[1,2,4],等. 福建晋江海岸带老红砂多期发育模式初步研究[J]. 第四纪研究,2012,32(6):1207-1220.
APA 胡凡根[1,2,3],李志忠[1,2,3,4],靳建辉[1,2,4],陈秀玲[1,2,4],夏 菁[1,2],&王贤立[1,2].(2012).福建晋江海岸带老红砂多期发育模式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32(6),1207-1220.
MLA 胡凡根[1,2,3],et al."福建晋江海岸带老红砂多期发育模式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 32.6(2012):1207-122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