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沙地末次冰盛期晚期至全新世风成沙表面矿物特征及环境意义
杨利荣[1]; 岳乐平[1,2]; 弓虎军[1]
刊名地理研究
2015-06-15
卷号34期号:6页码:1066-1076
关键词扫描电镜 能谱分析 全新世 粘土矿物 呼伦贝尔沙地
文献子类期刊论文
英文摘要

运用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研究呼伦贝尔沙地末次冰盛期晚期以来全样风成沙的微区形态和粘土矿物成分。呼伦贝尔沙地的沙粒磨圆度较好,在扫描电镜观察下保存了水成沙粒的特征,意味着沙地物源曾经流水作用到达该区域。颗粒表面同时留有风力搬运的碟型坑等撞击痕迹,为干枯河床沙丘活化、风力搬运流动扩张的过程提供证据。末次冰盛期晚期风成沙颗粒大且表面光滑洁净,未见次生粘土矿物,反映出冰期地表无植被发育,区域沙漠活化、流动性加强。而全新世适宜期的褐色沙质土壤砂粒表面同时发育鳞片状自生粘土矿物和同沉积粘土颗粒及团块。能谱分析表明:全新世适宜期,风化自生粘土矿物有蒙脱石和伊利石,在相对温湿气候条件下,发育干旱碱性土壤,反映出冰后期植被发育、土壤化作用增强。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542]  
专题地球环境研究所_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
通讯作者杨利荣[1]
作者单位1.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 710069;
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75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利荣[1],岳乐平[1,2],弓虎军[1]. 呼伦贝尔沙地末次冰盛期晚期至全新世风成沙表面矿物特征及环境意义[J]. 地理研究,2015,34(6):1066-1076.
APA 杨利荣[1],岳乐平[1,2],&弓虎军[1].(2015).呼伦贝尔沙地末次冰盛期晚期至全新世风成沙表面矿物特征及环境意义.地理研究,34(6),1066-1076.
MLA 杨利荣[1],et al."呼伦贝尔沙地末次冰盛期晚期至全新世风成沙表面矿物特征及环境意义".地理研究 34.6(2015):1066-107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