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骆驼山地点的大斑鹿新材料
刘思昭1; 董为2; 王元2; 李宏龙1; 刘丽1; 刘金远1; 金昌柱2
刊名第四纪研究
2017
卷号37期号:4页码:838
ISSN号1001-7410
英文摘要2013年在辽宁大连骆驼山金远洞堆积(39°13'59.0"N, 121°41'20.28"E)中发现了哺乳动物残骸后,自2014年以来进行了系统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最近从偶蹄类化石中鉴定出较为罕见的大斑鹿(Cervus(Sika)magnus).金远洞大斑鹿标本角柄短,角冠简单,第一枝距角环不远,眉枝与主枝的夹角较大,近于直角;上前臼齿齿冠上具明显的内中凹,上臼齿齿冠上的新棱、马刺等附属结构不存在,下前臼齿中p4臼齿化,下臼齿齿冠上的下外附尖不明显。根据目前掌握的大斑鹿化石地层资料,大斑鹿的时代分布可能是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4115]  
专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作者单位1.大连自然博物院
2.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思昭,董为,王元,等. 辽宁大连骆驼山地点的大斑鹿新材料[J]. 第四纪研究,2017,37(4):838.
APA 刘思昭.,董为.,王元.,李宏龙.,刘丽.,...&金昌柱.(2017).辽宁大连骆驼山地点的大斑鹿新材料.第四纪研究,37(4),838.
MLA 刘思昭,et al."辽宁大连骆驼山地点的大斑鹿新材料".第四纪研究 37.4(2017):83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