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河口海域小型硅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陈敏1; 蓝东兆2; 任建业1; 张学雷3; 兰彬斌2; 戚洪帅2; CHEN Min4; LAN Dongzhao5; REN Jianye4; ZHANG Xuelei6
刊名生态环境学报
2011
卷号20期号:6-7页码:1053-1062
关键词硅藻 北仑河口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CCA) diatom Beilun River Estuary environmental factors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
ISSN号1674-5906
英文摘要北仑河口地处亚热带-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北部湾沿岸与越南交界的一个重要入海河口。于2008年3、 5、8和11月分别采集该海域小型浮游硅藻,同时测定水温、盐度等水体参数,以及氮、磷、硅等18项水化学指标,分析了小型硅藻群落结构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该河口区的小型硅藻主要由纤细翼鼻状藻Proboscia alata f.gracillima、拟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pseudocurvisetus、细弱海链藻Thalassiosira subtilis、中华齿状藻Odontella sinensis和菱形藻Nitzschia sp.等优势种类组成,并且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演替。应用典范对应分析,发现影响北仑河口硅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温度、盐度、N、Si、Hg和悬浮体质量浓度等,且不同季节的主控因素有所差异。菱形藻对温度和Cu、As、Zn和Hg等重金属的耐受性较强。纤细翼鼻状藻适宜于生长在水体透明度高的海域,悬浮体质量浓度以6.27 mg·L~(-1)以下为宜。拟旋链角毛藻受Cr的影响较大,高含量的Cr会限制其生长。而细弱海链藻和中华齿状藻对Hg的耐受性较强。
WOS研究方向Environmental Sciences & Ecology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4310813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8080/handle/2SI8HI0U/11368]  
专题业务部门_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1.(武汉)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武汉, 湖北 430074, 中国;
2.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厦门, 福建 361005, 中国;
3.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4.Faculty of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5.Thi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Xiamen, Fujian 361005, China;
6.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China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敏,蓝东兆,任建业,等. 北仑河口海域小型硅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生态环境学报,2011,20(6-7):1053-1062.
APA 陈敏.,蓝东兆.,任建业.,张学雷.,兰彬斌.,...&QI Hongshuai.(2011).北仑河口海域小型硅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生态环境学报,20(6-7),1053-1062.
MLA 陈敏,et al."北仑河口海域小型硅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生态环境学报 20.6-7(2011):1053-106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