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悬浮体浓度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输运规律
韦钦胜1; 刘璐2; 臧家业2; 冉祥滨2; Wei Qinsheng3; Liu Lu4; Zang Jiaye4; Ran Xiangbin4
刊名海洋学报
2012
卷号34期号:2页码:73-83
关键词南黄海 悬浮体 平面分布 输运规律 泥质区 southern Huanghai Sea suspended matter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transportation feature mud area
ISSN号0253-4193
英文摘要重点分析和探讨了南黄海悬浮体浓度的平面分布及其水平输运,结果显示悬浮体浓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区域化分布特征,其与该海域环流场的布局和季节转换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南黄海环流是该海域悬浮体运移的主要动力和控制因素;江苏近岸海域在一年四季均为悬浮体浓度的最高值区,其悬浮体主要来源于潮流和海浪所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以及苏北沿岸水的携带和输送,而且夏季悬浮体在该海域的累积还可为冬半年在黄海西部沿岸流作用下将其输运至东南海域提供很好的物源保证;长江口东北部海域在春、夏、秋三季出现东北向扩展的高值区,体现了长江冲淡水的影响;石岛外海在冬、春、秋三季也存在悬浮体浓度高值区,并具有向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扩展的态势,这是鲁北沿岸流将现代黄河物质输运至此的结果。发现调查海域中部表底层在春秋季均存在云团状高值区,而且该海域悬浮体浓度自春季至秋季出现"双峰现象",这与春秋季水华期间浮游植物繁殖所产生的有机碎屑有关,并使作为悬浮体组成的海洋浮游生物有机质向沉积物转移,据此进一步指出这一物源可能对南黄海冷涡泥质区的形成、发育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该观点深化了对南黄海中部冷涡泥质区受上层生物活动影响以及泥质区物源的认识。
WOS研究方向Oceanography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4503865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8080/handle/2SI8HI0U/11049]  
专题业务部门_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3.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Key Laboratory of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or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Laborator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Marine Chemistry Theory and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China;
4.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Key Laboratory of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or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China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韦钦胜,刘璐,臧家业,等. 南黄海悬浮体浓度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输运规律[J]. 海洋学报,2012,34(2):73-83.
APA 韦钦胜.,刘璐.,臧家业.,冉祥滨.,Wei Qinsheng.,...&Ran Xiangbin.(2012).南黄海悬浮体浓度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输运规律.海洋学报,34(2),73-83.
MLA 韦钦胜,et al."南黄海悬浮体浓度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输运规律".海洋学报 34.2(2012):73-8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