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藻分类历史沿革及中国近海部分甲藻分类地位修订
马新1; 李瑞香1; 李艳1; 潘玉龙2; Ma Xin3; Li Ruixiang3; Li Yan3; Pan Yulong4
刊名生物多样性
2013
卷号21期号:1页码:19-27
关键词甲藻 分类
ISSN号1005-0094
其他题名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some emendations of dinoflagellate taxonomy
英文摘要甲藻自发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一方面,甲藻的分类地位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另一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争议和困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甲藻分类学的发展。本文简述了国内外甲藻分类研究的历史沿革,主要介绍了几次较大的分类地位的变革。另外,目前中国近海甲藻的分类体系与国际上通用的分类体系还有很多差异,为了更好地促进国内甲藻的分类学研究,方便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我们对国际国内的甲藻分类体系(分别以algaeBASE数据库和《中国海洋生物名录》为代表)进行比较,发现目水平上的分类体系基本相同,但在科、属的划分上有很多差异。针对这些差异点查阅文献,寻根溯源,最终提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划分。本文所作的主要调整有:将凯伦藻属(Karenia)、卡罗藻属(Karlodinium)和塔卡藻属(Takayama)3个属从裸甲藻科(Gymnodiniaceae)中分出,单独成凯伦藻科(Kareniaceae);角藻属(Ceratium)中的大部分海洋种改为新角藻属(Neoceratium);亚历山大藻属(Alexandrium)从屋甲藻科(Goniodomataceae)中分出,归入膝沟藻科(Gonyaulacaceae);取消异沟藻科(Heteraulacus),由屋甲藻科取而代之;成立2个新目,即尖尾藻目(Oxyrrhinales)和梨甲藻目(Pyrocystales)。
学科主题Plant Sciences (Provided By Clarivate Analytics)
WOS研究方向Plant Sciences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4765458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handle/2SI8HI0U/6336]  
专题业务部门_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2.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青岛, 山东 266033, 中国;
3.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or Marine Ecolog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China;
4.North China Sea Branch of the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Shandong 266033, China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马新,李瑞香,李艳,等. 甲藻分类历史沿革及中国近海部分甲藻分类地位修订[J]. 生物多样性,2013,21(1):19-27.
APA 马新.,李瑞香.,李艳.,潘玉龙.,Ma Xin.,...&Pan Yulong.(2013).甲藻分类历史沿革及中国近海部分甲藻分类地位修订.生物多样性,21(1),19-27.
MLA 马新,et al."甲藻分类历史沿革及中国近海部分甲藻分类地位修订".生物多样性 21.1(2013):19-2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