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新奥尔松地区土壤中生物硅含量及形态特征
刘森1; 冉祥滨1; 臧家业1; 王能飞1; Liu Sen2; Ran Xiangbin2; Zang Jiaye2; Wang Nengfei2
刊名极地研究
2015
卷号27期号:3页码:237-245
关键词北极 生物硅 植硅体 硅藻
ISSN号1007-7073
其他题名BIOGENIC SILICA CONTENT AND MORPHOLOGY OF SOIL AT NY-ALESUND, THE ARCTIC
英文摘要硅循环与碳循环密切相关,生物硅作为硅的重要载体,在全球硅循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人们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硅循环做了大量研究,但对极地地区硅的研究却极为少见。利用中国第五次北极考察获得的土壤与植物样品,对北极新奥尔松地区中国黄河站站基表层土壤中生物硅的含量及土壤和植被中生物硅(主要为植硅体)的形态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论为:北极新奥尔松地区中国黄河站站基附近表层土壤中颗粒有机碳的含量为1.00-69.3 mg· g~(-1),平均值为13.7 mg· g~(-1);颗粒有机氮含量为0.11-9.84 mg· g~(-1),平均值为1.43 mg· g~(-1);可溶态硅含量为3.90-26.3 mug· g~(-1),平均值为10.7 mug· g~(-1);生物硅含量为5.60-9.97 mg· g~(-1),平均值为7.56 mg· g~(-1),且其含量与土壤颗粒态有机碳和颗粒有机氮呈正相关关系,表明三者具有相似来源。北极表层土壤生物硅比温带、热带地区生物硅含量要高。植物样品中植硅体形态以帽形、圆形、平滑棒形、齿形、刺棒形和哑铃形等形态为主,大小在10-100 mum之间。土壤样品中的植硅体主要来源于植物,形态分别为平滑棒形、刺棒形、圆形、哑铃形、鞍形、尖形和帽形,另外硅藻也是北极土壤中生物硅的组成部分,其中裸露土壤中藻类(羽纹纲硅藻)占生物硅的多数(93.3%)。对比发现,有植被覆盖的土壤中,土壤有机碳、可溶出态硅、生物硅含量和植硅体形态丰富度往往比无植被覆盖或寡植被区土壤高,这表明尽管该地区植被稀少,但植物生长对该地区土壤硅循环存在显著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
学科主题Science & Technology - Other Topics (Provided By Clarivate Analytics)
WOS研究方向Science & Technology - Other Topics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505389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handle/2SI8HI0U/5963]  
专题业务部门_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2.Research Center for Marine Ecology,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China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森,冉祥滨,臧家业,等. 北极新奥尔松地区土壤中生物硅含量及形态特征[J]. 极地研究,2015,27(3):237-245.
APA 刘森.,冉祥滨.,臧家业.,王能飞.,Liu Sen.,...&Wang Nengfei.(2015).北极新奥尔松地区土壤中生物硅含量及形态特征.极地研究,27(3),237-245.
MLA 刘森,et al."北极新奥尔松地区土壤中生物硅含量及形态特征".极地研究 27.3(2015):237-24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