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令海岩芯记录的冰消期14 ka以来地磁场强度和方向
葛淑兰1; 石学法2; 黄元辉2; 陈志华2; 刘建兴3; 闫仕娟2; Ge Shulan4; Shi Xuefa5; Huang Yuanhui5; Chen Zhihua5
刊名地球物理学报
2013
卷号56期号:9页码:3071-3084
关键词北极 白令海 地磁场相对强度 磁倾角 哥德堡极性事件
ISSN号0001-5733
其他题名Geomagnetic intensity and direction for the last 14 ka recorded in Bering Sea core
英文摘要对白令海北部陆坡B5-4孔进行了古地磁和岩石磁学研究,尝试获得该岩芯的地磁场相对强度和方向变化信息.结果表明:(1)除0~0.44 m沉积物的磁性矿物粒度比其余沉积物细以外,岩芯的磁学性质总体均一,其记录的地磁场相对强度可以与北大西洋ODP983孔相应记录进行高度对比.(2)根据B5-4孔与ODP983孔地磁场相对强度记录对比结果,并结合该孔4.54~4.56 m处有孔虫AMS~(14)C测年结果,可以确定3个深度-年龄对比点,并据此初步建立了B5-4孔的年龄模型.(3)B5-4孔磁偏角和磁倾角记录与贝加尔湖、北美、欧洲全新世以来的记录和当地地磁场球谐模型结果一致,其对比点丰富了强度对比点年龄模型,揭示了14 cal ka B.P.以来近线性的沉积模式.(4)根据与中国东部陆架两个钻孔的磁倾角对比,我们推测B5-4孔9~14 ka之间两段浅化的磁倾角可能是哥德堡极性事件的记录,但是受到早期成岩或者沉积物平滑效应的影响.以上结果足以证明,地磁场相对强度和方向变化可以从适宜的白令海沉积物中获得,它可以为确定该海区沉积物年龄提供相关辅助信息,有助于解决北极、亚北极古环境和古海洋研究中由于有孔虫等钙质生物壳体缺乏导致的年龄信息匮乏问题.
学科主题Geology (Provided By Clarivate Analytics)
WOS研究方向Geology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4949005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handle/2SI8HI0U/6288]  
专题业务部门_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室
作者单位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中国;
4.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Hydrocarb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China;
5.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China;
6.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葛淑兰,石学法,黄元辉,等. 白令海岩芯记录的冰消期14 ka以来地磁场强度和方向[J]. 地球物理学报,2013,56(9):3071-3084.
APA 葛淑兰.,石学法.,黄元辉.,陈志华.,刘建兴.,...&Yan Shijuan.(2013).白令海岩芯记录的冰消期14 ka以来地磁场强度和方向.地球物理学报,56(9),3071-3084.
MLA 葛淑兰,et al."白令海岩芯记录的冰消期14 ka以来地磁场强度和方向".地球物理学报 56.9(2013):3071-308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