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百万年以来的海侵记录:BH08孔有孔虫和介形类证据
李小艳1; 赵泉鸿2; 姚政权1; 王强3; 翦知盡2; 石学法4
刊名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5
卷号35期号:6页码:93-108
关键词海相层序 有孔虫 介形类 渤海 第四纪 transgressive succession foraminifera ostracoda Bohai Sea China Quaternary
ISSN号0256-1492
英文摘要对渤海南部BH08孔275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有孔虫和介形类定量分析,依据化石群落特征及其指示的沉积环境,在孔深180m以上地层中识别出16个海相层,从上到下依次命名为第1海相层(M1)至第16海相层(M16)。应用Yao等(2014)所建立的BH08孔冰期/间冰期地层层序和年龄框架,初步树立起1Ma以来能与全球深海氧同位素分期(MIS)相对应的海相层序,其中M1和M2为末次冰期后沉积,M3发生在MIS 3期,M4、M5和M6分别对应于MIS 5.1、MIS 5.3和MIS 5.5,M7至M16分别与MIS 7至MIS 25相对应。依据化石群落特征所反映的沉积环境,16个海相层的海相性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远岸内陆架(M9)、受径流少许影响的内陆架中部浅海或滨岸浅海(M1和M2)、受径流明显影响的近河口滨岸浅海或前三角洲(M6、M7、M8、M10和M13上部)、河流强烈作用下的三角洲前缘、河口边滩或有河流注入的半封闭半咸水泻湖(M3、M4、M5、M11、M12和M14M16)和潮上带低盐度浅湖、沼泽(M3顶部、M4中一些薄层和M16底部)。
资助项目中国地调局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 ;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WOS研究方向Oceanography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626906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8080/handle/2SI8HI0U/27896]  
专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3.同济大学,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 中国
4.同济大学,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 中国
5.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天津 300170, 中国
6.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小艳,赵泉鸿,姚政权,等. 渤海百万年以来的海侵记录:BH08孔有孔虫和介形类证据[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5,35(6):93-108.
APA 李小艳,赵泉鸿,姚政权,王强,翦知盡,&石学法.(2015).渤海百万年以来的海侵记录:BH08孔有孔虫和介形类证据.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35(6),93-108.
MLA 李小艳,et al."渤海百万年以来的海侵记录:BH08孔有孔虫和介形类证据".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35.6(2015):93-10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