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纤小裸甲藻(Takayama pulchellum)的形态、生长及分子特征
顾海峰1; 孙军2; 邹迎麟3; 方琦4; 蓝东兆4
刊名生态学报
2006
卷号26期号:4页码:1021-1027
关键词厦门港 纤小裸甲藻 形态 生长 分子特征 Xiamen harbor Takayama pulchellum morphology growth molecular character
ISSN号1000-0933
英文摘要在2003年厦门港发生的一次裸甲藻赤潮中分离得到了纤小裸甲藻(Takayama pulchellum),并对其形态学进行了光镜和电镜的观察,该株藻细胞个体较小,长约20~23mum,宽约14~20mum.藻细胞外表卵圆形,细胞上壳有一条明显的S形顶沟,顶沟是特异性的反S形.与模式种相比,这一株裸甲藻细胞核更靠上部,大部分细胞横沟都没有偏移.纤小裸甲藻在盐度为28时比生长率最大,达到0.42,随着盐度下降,比生长率也跟着下降,当盐度下降到16时,生长率为0.盐度范围在8~16时,超过80%的藻类能存活48h;当盐度低于4时,生长率和存活率都为0.24~27℃是纤小裸甲藻的最适生长温度,比生长率超过0.50,当温度升到30℃时,生长率急剧下降到约0.35.毒素测定结果显示该株裸甲藻不含麻痹性贝毒和神经性贝毒.本株纤小裸甲藻大亚基D1~D2区序列长度为721bp,与基因库中该种的一株相似种同源性超过99%.对18株裸甲藻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建立的系统进化树显示,纤小裸甲藻和Karlodinium micrum的距离最近,通过ITS序列建立的系统发育树大致能够把Akashiwo属、Karenia属、Karlodinium属和Takayama属与Gymnodinium属区分开来.
WOS研究方向Environmental Sciences & Ecology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2471113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8080/handle/2SI8HI0U/12170]  
专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 山东 266003, 中国;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和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71, 中国;
3.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山东 266011, 中国;
4.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厦门, 福建 361005, 中国;
5.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Qingdao, Shandong 266003, China;
6.Key Laboratory of Marinc Ecolo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dao, Shandong 266071, China;
7.The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Qingdao, Shandong 266011, China;
8.Thi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Xiamen, Fujian 361005, China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顾海峰,孙军,邹迎麟,等. 厦门港纤小裸甲藻(Takayama pulchellum)的形态、生长及分子特征[J]. 生态学报,2006,26(4):1021-1027.
APA 顾海峰,孙军,邹迎麟,方琦,&蓝东兆.(2006).厦门港纤小裸甲藻(Takayama pulchellum)的形态、生长及分子特征.生态学报,26(4),1021-1027.
MLA 顾海峰,et al."厦门港纤小裸甲藻(Takayama pulchellum)的形态、生长及分子特征".生态学报 26.4(2006):1021-102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