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价值折耗的石油资源账户建立与分析以黄河三角洲石油开发为例
范超1; 李萍2; 陈东景3; 彭昌盛1
刊名自然资源学报
2011
卷号26期号:11页码:1953-1962
关键词环境经济核算 石油资源账户 价值折耗 使用者成本法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oil resources accounts value depletion user cost approach
ISSN号1000-3037
英文摘要在国际上通行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的基础上,以黄河三角洲石油资源开发为研究案例,根据黄河三角洲20032008年石油开发利用等数据,经过计算和统计依次建立了石油资源的实物型账户、价值型账户和综合账户。计算和统计结果表明:20032008年,黄河三角洲石油资源因开采而造成的价值折耗分别为154.0 * 10~8、111.3 * 10~8、121.6* 10~8、104.9 * 108、106.0 * 10~8、83.0 * 10~8元,考虑了资源价值折耗的石油行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和地区GDP的比例,以及因价值折耗造成的工业经济和地区GDP损失比例都有减小的趋势,平均分别为59.1%和42. 0%,以及14. 3%和9.8%。巨大的价值折耗带来了石油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下降,但是在当地的整体经济中,黄河三角洲石油开发带来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最后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资助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 国家海洋局908专项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
WOS研究方向Business & Economics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4375243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8080/handle/2SI8HI0U/11367]  
专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 山东 266100, 中国
2.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 山东 266100, 中国
3.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4.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 青岛, 山东 266071, 中国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范超,李萍,陈东景,等. 基于资源价值折耗的石油资源账户建立与分析以黄河三角洲石油开发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1):1953-1962.
APA 范超,李萍,陈东景,&彭昌盛.(2011).基于资源价值折耗的石油资源账户建立与分析以黄河三角洲石油开发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6(11),1953-1962.
MLA 范超,et al."基于资源价值折耗的石油资源账户建立与分析以黄河三角洲石油开发为例".自然资源学报 26.11(2011):1953-196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