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财经大学
近代化转型时期农村土地金融供给:制度设计与实施效果——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思想与借鉴
王昉1; 缪德刚2
刊名财经研究
2013
期号2013年第1期38-48,共11页页码:38-48
关键词中国近代化转型 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思想 制度构建
英文摘要作为金融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的构思和建设是试图消解一定历史条件下农村经济危机的制度性探索工具之一。20世纪30、40年代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思想的形成和土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近代转型时期经济思想与经济制度关系的微观视角。文章梳理和总结了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学术界对农村土地金融相关问题的讨论,分析了土地金融思想对于土地金融制度构建的动态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讨论了中国近代转型时期经济思想与经济制度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以及近代土地金融制度思想对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0.2.47.112/handle/2XS4QKH4/31969]  
专题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单位1.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上海200433;
2.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昉,缪德刚. 近代化转型时期农村土地金融供给:制度设计与实施效果——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思想与借鉴[J]. 财经研究,2013(2013年第1期38-48,共11页):38-48.
APA 王昉,&缪德刚.(2013).近代化转型时期农村土地金融供给:制度设计与实施效果——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思想与借鉴.财经研究(2013年第1期38-48,共11页),38-48.
MLA 王昉,et al."近代化转型时期农村土地金融供给:制度设计与实施效果——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思想与借鉴".财经研究 .2013年第1期38-48,共11页(2013):38-4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