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财经大学
农地产权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其阶段比较
李宁; 陈利根; 谢存旭
刊名贵州社会科学
2015-08-01
期号08页码:134-143
关键词农地产权结构 分割配置 历史演变 变动趋势 主导力量 主体关系
ISSN号1002-6924
DOI10.13713/j.cnki.cssci.2015.08.023
英文摘要农地产权的结构内涵来源于诸项权利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割配置,其作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核心,只有置于一个长期的经济变迁过程中才可以理解。在对农地产权结构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后,得出了对当前农地产权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启示:首先,农地产权本身的结构内涵要求我们在改革农地制度时,不能只关注农户所拥有农地产权权利的种类与程度,如何明确地界定清晰的集体主体及建立其有效的代理、经营和管理组织,并保障该主体所拥有的权利,同时进一步规范国家主体借助用途管制、土地规划而拥有的农地权利同样至关重要;其次,在农地市场的建立过程中,不能把农地流转规模作为后续农地产权市场化改革的唯一目标,要注意协调农地市场本身的内在自发规则和政府外在自主建构力量的协调,关键是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体在市场中通过契约自由选择和交易农地产权的权利。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0.2.47.112/handle/2XS4QKH4/9215]  
专题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宁,陈利根,谢存旭. 农地产权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其阶段比较[J]. 贵州社会科学,2015(08):134-143.
APA 李宁,陈利根,&谢存旭.(2015).农地产权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其阶段比较.贵州社会科学(08),134-143.
MLA 李宁,et al."农地产权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其阶段比较".贵州社会科学 .08(2015):134-14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