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考古文博学院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土壤植硅体AMS14C测年初步研究; A PRIMARY STUDY ON AMS 14C DATING OF PHYTOLITH AT TIANLUOSHAN SITE,ZHEJIANG PROVINCE
金和天 ; 潘岩 ; 杨颖亮 ; 秦岭 ; 孙国平 ; 郑云飞 ; 吴小红
刊名第四纪研究
2014
关键词植硅体 加速器质谱(AMS) 碳十四年代测定(14C) 新石器 田螺山遗址 phytolith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AMS) radio carbon dating (14C) Neolithic Tianluoshan site
DOI10.3969/j.issn.1001-7410.2014.01.01
英文摘要植硅体(phytolith)是植物体细胞中非晶体二氧化硅脱水后的产物.非晶体二氧化硅的一个聚合基有活性,能够结合植物细胞中的有机碳.植物体死亡后,非晶体二氧化硅脱水,形成坚硬的硅质物,具有抗风化、抗腐蚀、耐酸的特点.植物原生的有机碳被封闭在植硅体内,与外界隔绝,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利用植硅体进行14C年代测定,可以得到植物体死亡的年龄.本研究采集浙江田螺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水稻田土壤样本,提取其中的植硅体,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鉴定,并利用加速器质谱对植硅体样品进行14C年代测定,以期得到水稻田的使用年代;对同层位炭化植物种子也利用加速器质谱进行了14C年代测定.对比结果显示,植硅体年代数据与炭化植物种子的年代在3σ误差范围内一致,植硅体年代数据的中值比炭化植物种子的年代数据中值略有偏老.可以认为植硅体的年代基本上代表了水稻田被使用的年代,植硅体测年可以作为植物年代测定的有效手段.同时,本文尝试针对本研究植硅体年代数据偏老的部分原因做了一点讨论.; 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三); 国家文物局全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项目重点科研基地课题“小样品碳十四年代测定方法研究”;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0; 1; 1-7; 34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7408]  
专题考古文博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金和天,潘岩,杨颖亮,等.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土壤植硅体AMS14C测年初步研究, A PRIMARY STUDY ON AMS 14C DATING OF PHYTOLITH AT TIANLUOSHAN SITE,ZHEJIANG PROVINCE[J]. 第四纪研究,2014.
APA 金和天.,潘岩.,杨颖亮.,秦岭.,孙国平.,...&吴小红.(2014).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土壤植硅体AMS14C测年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
MLA 金和天,et al."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土壤植硅体AMS14C测年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 (201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