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什么是性倾向的生物学根源?
沈政
刊名科学通报
2016
关键词性取向 性相关基因 性激素的组织化作用 性翻转 表观基因组 脑奖励/强化系统
英文摘要关于性倾向生物学根源的研究进展, 本文从4方面加以评述: 内源性生物学根源、外源成因作用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分歧以及研究建议. 在决定性分化和性腺分化的基因网络和性翻转研究中发现, 内源性发育障碍和性翻转的发生概率不足以解释当代社会性少数群体发生率的1‰. 当代社会性少数群体主要成因是外源的环境和社会因素, 通过表观遗传机制、脑内奖励/强化系统、人格特质或素质以及神经信号和遗传信号间交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而发生作用, 构成其间接的生物学根源. 在此基础上, 建议今后加强研究4项课题. 文中对人类繁衍的基础是否必须是异性性倾向驱动, 性别决定的Y染色体及其进化前景是否乐观, 成人个体是否会自发地发生性翻转,性倾向在人群中的分布模式等问题, 加以评论并给出了作者的看法.;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16; 1733-1747; 61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445608]  
专题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沈政. 什么是性倾向的生物学根源?[J]. 科学通报,2016.
APA 沈政.(2016).什么是性倾向的生物学根源?.科学通报.
MLA 沈政."什么是性倾向的生物学根源?".科学通报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