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断陷盆地内构造带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以海拉尔盆地霍多莫尔构造带为例;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rifted basin tectonic units: A case study of Huoduomoer tectonic zone in the Hailaer Basin
崔鑫 ; 李江海 ; 姜洪福 ; 杨少英 ; 李维波 ; 马丽亚
刊名石油实验地质
2016
关键词断层 砂体 不整合 霍多莫尔构造带 海拉尔盆地 fault sandstone unconformity Huoduomoer tectonic zone Hailaer Basin
DOI10.11781/sysydz201601040
英文摘要海拉尔盆地多凹多隆,不同凹陷内的成藏规律不尽相同.以海拉尔盆地霍多莫尔构造带为研究对象,从地质背景、地震资料及重点井位资料入手,划分构造带的构造单元,识别区域内的断层和不整合面,预测主力储层的砂体厚度并刻画研究区及周缘的砂体展布范围.通过对断层、砂体和不整合与油气聚集关系的研究,认为断层、砂体和不整合是霍多莫尔构造带成藏的主控因素,并控制了构造带内不同构造单元的油藏类型、输导体系组合样式和成藏模式.构造带内的斜坡区形成砂体—不整合输导体系,主要发育岩性油藏和构造—地层油气藏;古隆起区形成断层—不整合—砂体输导体系,主要发育构造—地层油气藏和潜山油气藏;浅部走滑断层带形成断层—砂体输导体系,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油藏.构造带内不同构造单元对应形成斜坡带成藏模式、古隆起带成藏模式和走滑断层带成藏模式.霍多莫尔构造带隆起区油气聚集受控于断层和不整合,斜坡带油气聚集受控于砂体和岩性圈闭的聚烃规律.;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分公司项目“霍多莫尔地区霍12区块精细构造解释及储层预测研究”; 国家海洋局“十二五”重大专项“大洋‘十二五’印度洋脊多金属硫化物成矿潜力与资源环境评价”;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1; 40-47; 38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440845]  
专题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崔鑫,李江海,姜洪福,等. 断陷盆地内构造带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以海拉尔盆地霍多莫尔构造带为例,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rifted basin tectonic units: A case study of Huoduomoer tectonic zone in the Hailaer Basin[J]. 石油实验地质,2016.
APA 崔鑫,李江海,姜洪福,杨少英,李维波,&马丽亚.(2016).断陷盆地内构造带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以海拉尔盆地霍多莫尔构造带为例.石油实验地质.
MLA 崔鑫,et al."断陷盆地内构造带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以海拉尔盆地霍多莫尔构造带为例".石油实验地质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