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不同磁暴条件下GEO卫星表面充电电位分布(英文)
钟俊 ; 焦维新 ; 宗秋刚 ; 张继春 ; 田天
刊名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9
关键词航天器带电 表面充电 地球同步轨道 表面电位 热电子温度
英文摘要文章利用1989-2004年间"Los Alamos"7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数据对不同磁暴条件下处于地球同步轨道高度等离子体片区域的卫星表面充电电位和热电子(0.03~45keV)温度随地方时的分布及随磁暴发生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对磁层顶电流修正后的Dst指数(Dst*)将磁暴分成弱磁暴、强磁暴以及超大磁暴。在随地方时的分布上,弱磁暴时卫星最可能在午夜后侧负向强充电(>800V);随着磁暴强度的增加,在超大磁暴情况下该区域会沿东西方向扩展到夜晚21时到凌晨4时的区域。在随磁暴发生时间的分布上,弱磁暴下卫星表面充电到高负电位主要发生在Dst*最低点前3h和后2h的时刻,强磁暴下主要发...;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 0; 04; 312-316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311230]  
专题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钟俊,焦维新,宗秋刚,等. 不同磁暴条件下GEO卫星表面充电电位分布(英文)[J]. 航天器环境工程,2009.
APA 钟俊,焦维新,宗秋刚,张继春,&田天.(2009).不同磁暴条件下GEO卫星表面充电电位分布(英文).航天器环境工程.
MLA 钟俊,et al."不同磁暴条件下GEO卫星表面充电电位分布(英文)".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