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新型红外上转换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范文慧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1998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导师侯洵,王永昌
关键词电子俘获材料 硫化助熔剂法 稀土直接掺杂工艺 红外上转换 碱土金属硫化物 光存储 储激发光谱 激励光谱 荧光光谱 红外上转换发光光谱 超短红外光脉冲 条纺相机 组合红外阴极 微镶嵌 递归反射
学位专业光学
中文摘要电子俘获材料(ETM)是以碱土金属硫化物(AES)为基质,掺入稀土激活中心制备的一类新型红外上转换材料,即AES:D_1, D_2 (D_1, D_2分别是两种激活剂)。本文对这类新型红外上转换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以及应用开发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改进ETM的制备工艺,提高了ETM的产额和红外上转换发光效率;系统研究了CaS:Eu, Sm 的浓度猝灭现象,得到了最侍的激活剂浓度;系统测量了 ETM的光谱特性,分析了激活剂与ETM光谱的关系;利用电子束沉积等成膜 技术成功地制备了发射红光的ETM薄膜,并测试了红外上转换发光效率和窨分辨率,指出加硫共蒸或通入少量H_2S有助于改善CaS薄膜的化学计量比, 热退火晶化自理可有效提高ETM薄腊的晶化程度、激活发光中心;利用深溶液悬浮分层担取技术获得粒度比较一致的ETM粉末,并采用多种方法制作了ETM屏,较好地解决了ETM腊层均匀性及器件封装后的化学稳定性等问题,并通过测试比较,提出了一种兼顾空间分辨率和红外上转换发光亮度的微镶嵌屏方案;将ETM屏与可见光阴极耦合构成一种新型组合红外阴极,实现了用间接方法测量ps红外脉冲的设想,开辟了ETM应用的新领域;利用ps红外激光对CaS:Eu, Sm的红外上转换发光和相机的最小可探测阈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CaS:Eu, Sm上转换响 应时间优于14.3ps、相机最小可探测阈值优于4.8 * 10~(-9)J/mm~2 (可见光条纺相机最小可探测能量密度J_(min)=8.3 * 10~(10)J/mm~2); 将ETM 应用于反光/发光复合标志、太阳能电池增效膜、农用转光膜以及红外探测卡等方面,进行了ETM应用开发研究。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光学
公开日期2011-10-09
页码173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opt.ac.cn/handle/181661/12382]  
专题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0年前)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范文慧. 新型红外上转换材料的研究与应用[D].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99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