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城市与环境学院
转型经济与服务业跨国公司区位分析框架
贺灿飞
2011
英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服务业跨国公司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直接导致了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性变化,也正在重塑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空间格局,甚至经济地理格局和城市体系。与制造业不同,服务业的生产与销售在空间不能分离,服务业贸易也很难进行。因此,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一般都是市场导向型投资。在东道国市场直接投资的服务业跨国公司必然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由于高度嵌入到本地市场,服务业跨国对于本地化的制度环境尤为敏感,制度优势对于服务业外资区位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中国渐进式的经济转型方式一方面体现在逐步在不同行业内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另一方面就是在逐步开放不同的区域。中国逐步放松对服务业吸引外资的管制,逐步取消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空间的管制和投资领域的限制。服务业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中,面临着较高的信息成本和制度障碍,更需要依赖其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来获取区位优势。在转型经济中,服务业跨国公司拥有所有权优势,可能引致跟随竞争者和先行者区位行为,也是服务业跨国公司开发本地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基本要素,这种跟随竞争者和先行者的区位行为导致服务业外资的地理集聚;服务业跨国公司拥有内部化优势,可能引导跨国公司跟随客户投资到东道国,服务于全球化力量创造的市场。然而服务业跨国公司能否开拓本地市场,能否进入东道国为老客户提供服务,取决于东道国服务业的业务开放程度和地域开放程度以及宏观的市场化程度、法制完善程度以及政府干预程度等制度环境。因此在转型经济中,服务业的市场导向型投资动机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制度优势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转型经济环境中较高的制度成本、信息成本与交易成本促使服务业跨国公司通过地理接近获取信息,也可能会促使区位模仿行为,从而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地理集聚,但这种集聚更有可能发生在较大的城市。服务业跨国公司这种区位行为将可能是重塑中国城市体系的重要外部力量,一方面将内地中心城市纳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另一方面强化中国城市体系高端城市的经济控制力、辐射力与竞争力。; 0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其他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70621]  
专题城市与环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贺灿飞. 转型经济与服务业跨国公司区位分析框架. 2011-01-0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