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城市与环境学院
中国住房改革中的单位作用“隐形化”及其住房表现——以北京部分高校居住区为例
侯懿珊 ; 柴彦威
刊名人文地理
2014
关键词单位 隐形化 高校居住区 住房改革
英文摘要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北京市4个高校居住区为案例进行实地调查,并对小区内的职工居民和相关高校的房管部门进行了深度访谈,从微观层面验证了中国城市单位作用的"隐形化"现象。通过结合社会变革背景和个人住房行为特征,揭示了住房改革实施后单位在职工住房获得中作用的转变,对单位作用的"隐形化"现象进行了解释。文章尝试对单位作用"隐形化"的表现形式和从出现、发展到减弱的演变过程进行总结,指出这种单位作用的"隐形化"是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中制度和市场经济双重作用的结果,并对"新型单位社区"的概念进行了探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0; ARTICLE; 05; 19-24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70405]  
专题城市与环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侯懿珊,柴彦威. 中国住房改革中的单位作用“隐形化”及其住房表现——以北京部分高校居住区为例[J]. 人文地理,2014.
APA 侯懿珊,&柴彦威.(2014).中国住房改革中的单位作用“隐形化”及其住房表现——以北京部分高校居住区为例.人文地理.
MLA 侯懿珊,et al."中国住房改革中的单位作用“隐形化”及其住房表现——以北京部分高校居住区为例".人文地理 (201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