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城市与环境学院
1982-1999年青藏高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时空变化; Terrestrial net primary production and its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in Qinghai-Xizang Plateau, China during 1982-1999
朴世龙 ; 方精云
刊名自然资源学报
2002
关键词CASA模型 净第一性生产力(NPP) 青藏高原 NDVI
DOI10.3321/j.issn:1000-3037.2002.03.020
英文摘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生态学过程模型,利用1982~1999年间NOAA-AVHRR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及其相匹配的温度、降水和太阳辐射等气象数据,结合植被和土壤质地等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植被的总NPP为0.21PgC@a-1(1Pg=1015g),约占全国植被NPP总量的12.43%.NPP的总体分布趋势是,自东南至西北递减,这与水热条件的分布趋势一致.18年来,青藏高原植被的NPP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从1982年的0.19PgC增加到1999年的0.24PgC,年平均增加速率约为1%;其中,青海省的东南部、西宁地区和西南部的部分地区,以及西藏东部的横断山区和雅鲁藏布江南部的部分地区的NPP增加显著.除10月和12月的月平均生产力呈减少趋势外,大部分植被类型的其它月份大都呈增加趋势.;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0; 3; 373-380; 17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69474]  
专题城市与环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朴世龙,方精云. 1982-1999年青藏高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时空变化, Terrestrial net primary production and its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in Qinghai-Xizang Plateau, China during 1982-1999[J]. 自然资源学报,2002.
APA 朴世龙,&方精云.(2002).1982-1999年青藏高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时空变化.自然资源学报.
MLA 朴世龙,et al."1982-1999年青藏高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时空变化".自然资源学报 (200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