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科尔沁沙地退化土地植被恢复途径的研究
作者丁小平
答辩日期1999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 恢复生态学 土地退化 围拦封育 自然保护区生态经济型 综合防护林华体系
学位专业生态学
英文摘要本文通过资料查阅和实地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应用恢复生态学理论,详细论述了科尔沁沙地退化土地形成的原因用其植被现状,科尔沁沙地风沙环境和植被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退化土地植被演替的一般规律。同时系统分析了科尔沁沙地退化土地植被恢复的影响因子,认为土壤水分含量和人为干扰是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的主要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沙地现有植被恢复的途径应该是充分发挥人为因子的正向干扰作用,控制人口增长、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解决农村燃料问题、以草定畜和发展经济作物和果树等措施减少人口增长对沙地植被资源的压力,把沙质荒漠化严重的土地退耕还草还林,设立自然保护区和围栏封育等措施保护现有的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结合科尔沁沙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认为沙地人工植被的建立必须充分考虑沙地固定程度、沙丘坡位、土壤的理化的特点与水分状况,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以用有无病虫害等众多因素,根据地区内环境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参照自然植被的空间结构和地理特征,确定沙地人工植被的空间结构,根据土壤水分状况确定造林的合理密度;通过设立草方格、采用挖沟排水起台整地和穿透碱层深穴整地、人工种草,植被工人促进措施如平茬和补播的建立态经济型的综合防护林体系林平重建沙地人工植被,增加沙地植被的绝对面积。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2-1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2947]  
专题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丁小平. 科尔沁沙地退化土地植被恢复途径的研究[D].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99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