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不同浓度锌对玉米生长及其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艾力•吐热克
答辩日期2018-05-16
文献子类博士后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贺纪正研究员
关键词玉米幼苗、锌浓度、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 Rhizosphere, Zinc Concentration, Soil Enzyme Activity,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学位名称理学
其他题名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zinc on maize growth and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学位专业生态学
英文摘要

      全世界种植谷类作物的土壤中近一半存在缺锌或者潜在缺锌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到作物产量,还会影响到以谷类作物为主食的人类群体锌营养健康。本研究基于辽宁省沈阳市郊区典型缺锌土壤开展盆栽试验,重点研究了不同锌浓度(不加锌对照,加2.0mg/kg5.0mg/kg20.0mg/kg40.0mg/kg 锌)条件下玉米幼苗对土壤锌临界浓度的指标,以及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和土壤酶活性对土壤不同锌浓度的响应。经过试验观察、土壤化学成分化验等工作,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试验数据,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浓度锌对玉米幼苗的影响:随着锌浓度的增加,玉米生物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锌浓度在5.0 mg/kg时玉米生物量达到最高,锌浓度在20.0 mg/kg时玉米生物量迅速下降,在缺锌(对照)和高浓度锌(40mg/kg)条件下玉米表现出植株生长矮小、基部叶片提前黄花、根系发育受到影响,须根数量减少,长度明显缩短。

2)玉米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随着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锌浓度在5.0 mg/kg时土壤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脱氢酶的酶活性最高。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对不同锌浓度的响应差异较明显。不同锌浓度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脲酶、碱性磷酸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比较明显,而对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影响不明显。

3)在不同锌浓度的条件下,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菌群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差异明显,在锌浓度为5mg/kg的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差异最高。玉米根际土壤的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非根际土壤。

     本研究的土壤样品中主要细菌种类为变形菌(Proteobacteria)、酸杆菌(Acidobacteria)、放线菌(Actinobacteria)、拟杆菌(Bacteroidetes)、疣微菌(Verrucomicrobia)、浮霉状菌(Planctomycetes)。其中优势菌群是变形菌(Proteobacteria)、酸杆菌(Acidobacteria)、放线菌(Actinobacteria),变形菌(Proteobacteria)的群落结构与锌浓度的变化有关。本研究对锌肥在提高玉米产量及农田施用方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语种中文
页码6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1438]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土壤环境科学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艾力•吐热克. 不同浓度锌对玉米生长及其根际微生物的影响[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