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黄土塬区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水氮运移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作者胡锦昇
答辩日期2019-05-24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樊军研究员
关键词温度,硝态氮,水分,作物生长,免耕,生物炭,地膜覆盖,秸秆覆盖
学位名称农学硕士
其他题名Effects of different management measures on soil water and nitrogen transport and crop growth i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学位专业土壤学
英文摘要

    黄土高原旱作塬区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3,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产粮区,也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降雨偏少且季节分布不均,施肥偏多但利用率低,提高水分养分利用效率是保证作物高产稳产的关键。本文选取旱作农田冬小麦和春玉米连作体系为研究对象,在陕西省长武县王东沟小流域设置不同管理措施定位试验基础上进行田间观测试验,首先2016-2017生长季研究了小麦7个和玉米地6处理收获期剖面硝态氮分布、生长季内土壤剖面水分运移状况及其对产量影响;并于2017-2018生长季分析玉米地6种处理不同时期土壤温度、水分、硝态氮淋溶累积变化和作物生长状况。研究不同管理措施对农田土壤水氮运移及作物生产的影响,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小硝态氮残留和增加作物产量为目标,为选取适宜于该区可持续生产的农田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

        1.小麦地2016-2017生长季传统翻耕配施钾肥(NPK)和添加生物炭(NPB)较传统翻耕(NP)对土壤水分补给与消耗无明显影响。NPK土壤剖面硝态氮存在累积峰,但峰值只有NP20.2%,硝态氮主要分布在0-100 cm土层;而NPB剖面无硝态氮累积,硝态氮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两个处理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在0-300 cm层较NP显著减少了66.0%73.2%。覆膜处理较NP显著影响土壤水分补给与消耗,传统翻耕配合生育期地膜全覆盖(NPFGT)、休闲期地膜全覆盖(NPFFT)和全年地膜全覆盖(NPFWT)在0-300 cm层水分补给量较NP显著增加32.7%43.1%43.5%,而NPFFT水分消耗量较NP显著提高2.0倍。NPFFTNPFWT土壤剖面硝态氮存在累积峰,但峰值只有NP77.1%37.8%,而NPFGT剖面无硝态氮累积。三个处理硝态氮分别主要分布在0-2000-1000-2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较NP显著减少了19.2%59.7%78.7%。此外,NPFGTNPFWTNP生物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增加56.4%66.3%20.0%18.9%24.3%15.2%,而NPFFT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减少22.7%

    NPFGTNPFWT改善土壤水分条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产效果显著,其中NPFGT减少硝态氮淋溶累积效果最佳;NPBNPK虽不能改善土壤水分条件,但均可增加产量、有效减少硝态氮淋溶累积;而NPFFT不仅减产和显著降低水分利用效率,且未能缓解硝态氮氮淋溶累积。

    2.玉米地2016-20172017-2018生长季,土壤水分变化均经过补给、消耗和再补给的过程。第一次水分补给时期(休闲-抽雄期),水分主要在100 cm以下的深层补给,其中免耕配合地膜覆盖(NF)、秸秆覆盖(NS)和秸秆地膜二元覆盖(NSF水分补给量较免耕(NT)平均显著增加17.125.331.6 mm。水分消耗时期(抽雄-灌浆期),水分主要在0-200 cm消耗,其中NSNF、免耕添加生物炭(NBNSF水分消耗NT平均显著增加19.726.427.641.7 mm。第二次水分补给时期(灌浆-收获期),水分主要在0-100 cm层补给,其中2017-2018生长季NFNB水分补给NT显著提高2.76.4倍,NS显著降低75.0%NSNB不同时期硝态氮变化主要集中在0-100200-300 cm两个生长季收获期硝态氮累积量较NT显著26.5%45.2%,且NS存在明显的累积峰NSFNF硝态氮只在0-40 cm层有明显变化,两个生长季收获期硝态氮累积量较NT显著降低62.5%70.5%,且均无累积峰。此外,NB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较NT两年平均显著增加18.4%15.6%NFNSF生物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NT平均显著增加43.4%49.2%43.4%50.5%37.2%44.2%,且氮素吸收、LAI和降雨利用效率均NT显著提高1.7倍。

    再者,2017-2018生长季NSNT生育0-850-80 cm层土壤温度显著降低1.3-2.1 ℃;而NFNT显著增加0.6-1.5 ℃休闲期NSFNSNF蒸散量较NT显著减少12.019.332.5 mm;而生育期NB蒸散量较NT显著减少28.4 mm

    结合两年玉米地试验,NS虽能改善土壤水分条件但降低土壤温度,产量无明显提高,且未能有效缓解硝态氮淋溶累积NBNFNSF提高氮素利用,但NB不能有效改善土壤水热状况,增产不显著;NFNSF改善土壤温度、水分和作物生长条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产显著。其中NSF最优,是改善旱塬玉米地水肥热状况,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土壤学
目次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施肥对土壤水氮运移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2

1.2.2 免耕对土壤水氮运移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4

1.2.3 生物炭对土壤水氮运移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5

1.2.4 秸秆对土壤水氮运移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5

1.2.5 地膜对土壤水氮运移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7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9

2.1 研究目标和内容 9

2.1.1 研究目标 9

2.1.2 研究内容 9

2.2 研究方法 9

2.2.1 试验区概况 9

2.2.2 试验设计 11

2.3 试验数据计算方法 14

2.4试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14

2.5 试验技术路线 15

第三章 不同管理措施对黄土塬区冬小麦土壤水分和硝态氮淋溶累积的影响 17

3.1 材料与方法 18

3.1.1 试验区概况 18

3.1.2 试验处理 19

3.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0

3.1.4 土壤水分最大补给深度和消耗深度确定方法 21

3.2 结果与分析 21

3.2.1 土壤剖面水分补给与消耗深度 21

3.2.2 土壤剖面水分补给量和消耗量 23

3.2.3 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 24

3.2.4 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 25

3.2.5 作物农艺性状 26

3.3 讨论 27

3.3.1 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硝态氮累积影响 27

3.3.2 土壤水分运动与硝态氮累积关系 29

3.4 结论 30

第四章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黄土塬区春玉米土壤水分和硝态氮淋溶累积的影响 33

4.1 材料与方法 34

4.1.1 试验区概况 34

4.1.2 试验处理 35

4.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36

4.1.4 土壤水分最大补给深度和消耗深度确定方法 37

4.2 结果与分析 37

4.2.1 土壤剖面水分补给和消耗深度 37

4.2.2 土壤剖面水分补给量和消耗量 39

4.2.3 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 40

4.2.4 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 41

4.2.5 作物农艺性状 42

4.3 讨论 43

4.3.1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硝态氮累积影响 43

4.3.2 土壤水分运动与硝态氮累积关系 45

4.4 结论 47

第五章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黄土塬区土壤温度、水分、硝态氮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49

5.1. 材料与方法 51

5.1.1试验区概况 51

5.1.2 试验处理 51

5.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51

5.2. 结果分析 52

5.2.1 气候条件 52

5.2.2 土壤温度 53

5.2.3 土壤水分 54

5.2.4 土壤硝态氮 58

5.2.5 玉米生物量、氮素吸收与LAI 61

5.2.6 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降雨利用效率 63

5.3 讨论 63

5.3.1土壤温度 64

5.3.2土壤水分 64

5.3.3土壤硝态氮 66

5.3.4玉米生长与产量 68

5.4 结论 69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71

6.1 主要结论 71

6.1.1 不同管理措施对黄土塬区冬小麦和春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和硝态氮淋溶累积影响 71

6.1.2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黄土塬区春玉米农田土壤温度、水分、硝态氮及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71

6.2 研究展望 72

参考文献 75

89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文章 91

页码110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8833]  
专题水保所2018届毕业生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胡锦昇. 黄土塬区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水氮运移及作物生长的影响[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