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油松林不同生长阶段深层土壤有机碳和 活性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邱甜甜2; 刘国彬1,2; 孙利鹏1,2; 王国梁2; 姚旭2
刊名自然资源学报
2016
卷号31期号:8页码:1399-1409
关键词活性有机碳 深层土壤 生长阶段 油松林 黄土高原
英文摘要

研究深层土壤碳库动态对了解陆地生态系统深层碳汇潜力、应对全球CO2升高具有重要
意义。论文以黄土丘陵区人工油松林为研究对象,以撂荒地为参照,分析了不同生长阶段的人
工油松林地0~200 cm 土层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和活性有机碳(readily oxidizable
carbon,ROC)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0~200 cm剖面上,不同生长阶段
油松林SOC含量及储量较撂荒地显著提高。浅层(0~100 cm)SOC平均含量,成熟林为撂荒地的
2.03 倍,提高最大;其次是中龄林,为1.85 倍;最后是幼龄林,为1.59 倍。深层(100~200 cm)SOC
平均含量,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分别较撂荒地提高了1.43、1.38 和1.36 倍。各生长阶段油松
林浅层和深层SOC储量分别占0~200 cm SOC储量的61.0%~69.8%和30.2%~39.0%,不同生长
阶段间浅层SOC储量差异显著,但深层SOC储量差异不大。浅层ROC储量,幼龄林、中龄林和
成熟林依次提高了54.8%、82.0%和91.6%;深层ROC储量依次提高了32.4%、40.9%和58.1%,且
深层储量占0~200 cm土层的31.2%~33.3%。不仅浅层SOC和ROC含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而
且深层ROC含量也与油松高度、根系生物量以及枯落物厚度、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人工
林建设不仅显著提高浅层SOC和ROC含量,而且对深层土壤的固碳能力有一定改善。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8661]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邱甜甜,刘国彬,孙利鹏,等. 人工油松林不同生长阶段深层土壤有机碳和 活性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2016,31(8):1399-1409.
APA 邱甜甜,刘国彬,孙利鹏,王国梁,&姚旭.(2016).人工油松林不同生长阶段深层土壤有机碳和 活性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自然资源学报,31(8),1399-1409.
MLA 邱甜甜,et al."人工油松林不同生长阶段深层土壤有机碳和 活性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自然资源学报 31.8(2016):1399-140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