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
卢焕章;  池国祥;  朱笑青;  Guha J;  Archambault G;  王中刚
刊名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8
期号2页码:244-262
关键词造山型金矿 绿岩带金矿 浊积岩型金矿 Bif中金矿 流体包裹体 Co2与金矿化
英文摘要

造山型金矿是全球重要的金矿类型。造山型金矿包含三种类型:产于绿岩带的含金石英碳酸盐脉、产于浊积岩中的含金石英脉和产于条带状铁矿(BIF)中的含金石英脉。造山型金矿的形成受板块构造控制,处于压缩或者转换挤压的造山构造环境。造山型金矿中的绿岩带金矿主要受剪切带、转换断层控制,浊积岩型金矿受褶皱和层间走滑断层控制,而赋存于BIF中的金矿则受剪切带和断层所控制。在这些金矿床中发现了4类流体包裹体:H2O-CO2型、富CO2型、气液包裹体和含Na Cl子矿物的包裹体。所有年代的造山型金矿成矿流体的成分均为低盐度的水溶液和富CO2的流体,温度在200400℃范围内。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造山型金矿的成矿流体源自变质流体和岩浆流体。金在成矿流体中的络合物应为Au HS-或Au H2S。虽然成矿流体中有丰富的CO2,但Au在CO2流体中的溶解度很低,有丰富的CO2时Au在H2S中的溶解度增大。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Au的成矿流体是Na Cl-H2O-CO2体系的流体,并在成矿过程中发生了相分离,即Na Cl-H2O-CO2流体分成两个流体:H2O-Na Cl和CO2-H2O,Au的沉淀是在这种相分离过程中发生的。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9081]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University of Quebec at Chicoutimi
3.University of Regina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卢焕章;池国祥;朱笑青;Guha J;Archambault G;王中刚. 造山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8(2):244-262.
APA 卢焕章;池国祥;朱笑青;Guha J;Archambault G;王中刚.(2018).造山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244-262.
MLA 卢焕章;池国祥;朱笑青;Guha J;Archambault G;王中刚."造山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2018):244-26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