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华南植物园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研究领域
傅氏凤尾蕨复合群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郎月婷2; 王小娇2; 王佳玫2; 杨东梅2; 王发国1; 陈红锋1
刊名广西植物
2018
页码1-12
关键词傅氏凤尾蕨复合群  分子系统学  孢粉学  亲缘关系
英文摘要杂交和多倍化是蕨类植物物种形成的主要机制,往往导致多倍体复合群的出现。同一复合群的成员在形态上具有明显的连续性与过渡性,复合群内部往往存在复杂的亲缘关系,给分类带来很大困难。傅氏凤尾蕨复合群是凤尾蕨属中分类学问题最为突出的复合群之一,成员间仅以植株的高度、羽片的大小、裂片间隙的大小、裂片先端的形状或孢子囊群的长短等细小的特征相区别。为确定该复合群某些成员的分类学位置,理清成员间的亲缘关系,该文选取了3个叶绿体DNA片段atpB、matK和trnL-F构建傅氏凤尾蕨复合群的系统发育树,并结合孢粉学证据,探讨该复合群成员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百越凤尾蕨和傅氏凤尾蕨的关系最为密切,建议把百越凤尾蕨归并到傅氏凤尾蕨中;硕大凤尾蕨与傅氏凤尾蕨的关系较远,但其孢子形态与傅氏凤尾蕨有一定重叠,两者的亲缘关系待深入研究;线裂凤尾蕨是一独立的种,与该复合群其它成员明显不同;隆林凤尾蕨都较早分化出来,单独作为一支,但其孢子形态多变,暗示其可能是杂种起源。由于没有采集到小傅氏凤尾蕨、贵州凤尾蕨和江西凤尾蕨的样本,因此这三者与傅氏凤尾蕨的亲缘关系,本文不作讨论。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210.77.82.179/handle/2SCSIERX/2193]  
专题研究领域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50
2.海南大学 热带农林学院 园艺学院,海口 570228;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郎月婷,王小娇,王佳玫,等. 傅氏凤尾蕨复合群的分子系统学研究[J]. 广西植物,2018:1-12.
APA 郎月婷,王小娇,王佳玫,杨东梅,王发国,&陈红锋.(2018).傅氏凤尾蕨复合群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广西植物,1-12.
MLA 郎月婷,et al."傅氏凤尾蕨复合群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广西植物 (2018):1-1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