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高原鼠兔攻击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陈 千 权
答辩日期2010-05
其他责任者张堰铭
英文摘要根据博弈论,即个体应当权衡攻击行为的代价和获得某资源的利益而调整行为,具体而言,当获胜带来潜在利益较大时,种群中个体的攻击行为强度大;反之,种群中个体攻击行为强度小。为验证该假说,本研究于2009年5月至8月在青海省果洛州大武镇东南侧17Km处,采用中立竞技场测定高原鼠兔自然种群的攻击行为模式,并探讨繁殖状态、个体之间熟悉程度、体重和年龄对其的影响。进而为揭示该物种配偶竞争和社群行为进化机制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
1)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种群中鹰对策者比例为80.0%(雄性)和75.0%(雌性);7月上旬至8月中旬为55.0%(雄性)和42.9%(雌性);种群中鹰对策者所占比例随繁殖期的逐步结束而下降;
2)雄性高原鼠兔之间的攻击行为频次和持续时间分别随时间呈y = 1.90168 – 0.01533x和y = 3.28353 – 0.02596x下降,但不同时期之间的攻击行为频次和持续时间差异不显著;雌性高原鼠兔之间的攻击行为频次和持续时间无显著直线下降且各时期之间其差异亦不显著;
3)雌性高原鼠兔攻击行为频次和持续时间与熟悉程度呈显著负相关(F = 6.14,DF = 1,P = 0.0233,频次;F = 6.75,DF = 1,P = 0.0182,持续时间);而雄性之间的攻击行为频次和持续时间与熟悉程度无显著相关性。
4)体重对攻击行为强度、殴斗的胜负、进攻的发起等的影响都不显著;
5)参与繁殖的雄性成体中1龄占81.48%,2龄占16.67%,3龄占1.85%,2龄个体在与1龄个体的殴斗中获胜次数显著高于失败次数。
出处陈 千 权.高原鼠兔攻击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硕士].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nwipb.ac.cn/handle/363003/3390]  
专题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 千 权. 高原鼠兔攻击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D]. 201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