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青藏高原獐牙菜属两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张得芳
答辩日期2006-06-04
其他责任者陈世龙
英文摘要近年来由于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影响,越来越多青藏高原特有植物濒临灭绝。这些植物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所以对这些植物的保护就显得十分必要。而对植物遗传多样性的认识和了解是保护这些植物的前提。本文就是选择獐牙菜属的祁连獐牙菜Swertia przewalskii Pissjauk.和抱茎獐牙菜Swertia franchetiana H. Smith(Gentianaceae)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APD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探讨这两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运用RAPD和ISSR两种标记对濒危的祁连獐牙菜的3个居群共63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利用RAPD我们共检测到有94%(156条)的条带具有多态性,利用ISSR共检测到96% (222 条)的多态性条带。AMOVA分析结果表明居群之间存在较大的分化,RAPD检测到有52%的分化存在于居群之间,而ISSR检测到有56%的分化存在于居群之间。RAPD和I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均表明该种居群之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分化。造成居群之间较高的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居群间隔离和近年来人为干扰下产生的生境破碎化。 2. 用12个RAPD引物检测了传统藏药抱茎獐牙菜的5个居群共103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共扩增出148条带,其中95%(141条)为多态性条带;用15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14条带,其中98%(211条)为多态性条带。RAPD和I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该种种内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结果表明居群之间的遗传分化为69%,居群内的分化为31%。ISSR分析结果表明居群之间的遗传分化为64%,居群内的遗传分化为35%。RAPD和I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都表明该种居群之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分化。这可能是由于居群间地理分布上的隔离所造成的。
出处青藏高原獐牙菜属两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张得芳[d].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2006.20-2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nwipb.ac.cn/handle/363003/3076]  
专题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得芳. 青藏高原獐牙菜属两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20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