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海洋微藻产生溶解有机物及东海溶解有机物三维荧光特征研究
作者任保卫
答辩日期2006-06-11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授予地点海洋研究所
导师赵卫红
关键词围隔实验 三维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 海洋微藻 类蛋白荧光 类腐殖质荧光
其他题名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Produced by Marine Algaes an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sampled from The East China Sea
学位专业海洋化学
英文摘要本文通过胶州湾围隔实验、微藻培养实验研究了海洋微藻产生溶解有机物的三维荧光特性,并初步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对三维荧光光谱图进行了主成分分析,通过东海取样研究了东海荧光溶解有机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荧光溶解有机物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初步结论: 胶州湾围隔实验中不同营养盐培养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可产生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类蛋白荧光峰由类酪氨酸(tyrosine-like)荧光峰和类色氨酸(tryptophan-like)荧光峰组成,主要位置为Exmax/Emmax=270nm/290~310nm,Exmax/Emmax= 270~290/320~350的荧光峰强度比较弱;在Exmax/Emmax=250~260/380~480nm(A峰)、Exmax/Emmax=310~320/380~420nm(C峰)和Exmax/Emmax=330~350/420~480nm(M峰)位置均出现零散的类腐殖质荧光峰,其中以A峰为主。类酪氨酸荧光强度明显高于类腐殖质荧光强度。浮游植物量降低时,类酪氨酸荧光强度与叶绿素a浓度呈明显的负相关。硅藻和甲藻产生的类酪氨酸和类色氨酸荧光强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两者来源相似, 并且甲藻与硅藻相比能够产生更多的类蛋白荧光物质。不同环境下类腐殖质混合物的组分比例不同,甲藻生长环境下相对于硅藻具有较低的A:C比值。 在实验室培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mutum)、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及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的实验结果表明,微藻在生长过程中产生出荧光溶解有机物,中肋骨条藻为代表的硅藻主要产生类腐殖质荧光物质,而甲藻在指数增长期主要产生类蛋白荧光物质。进入消亡期后类蛋白荧光和类腐殖质荧光强度迅速增大,原因可能是衰老、死亡藻细胞的破碎释放出大量的荧光有机物质所致,此外还有细菌对非荧光有机物进一步降解。塔玛亚历山大藻、微小亚历山大藻、东海原甲藻及海洋原甲藻的类蛋白荧光强度在消亡后期由于细菌降解或光降解等因素而降低。同属微藻产生的荧光物质相似,例如塔玛亚历山大藻与微小亚历山藻、东海原甲藻与海洋原甲藻,但具体荧光峰位置有所不同。利用经验正交函数能够对三维荧光光谱谱图进行主成份分析。 在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法研究长江口海域台风前后不同站位荧光溶解有机物荧光特性及分布特征的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区主要的荧光溶解有机物荧光峰为T峰、S峰和A峰。风前和风后的类色氨酸分别来源于相似物质。风前,在表层浮游植物能够产生类蛋白荧光物质,而底层类蛋白荧光物质不受浮游植物的影响,长江冲淡水能够带来部分类蛋白荧光物质;表层的类腐殖质不受浮游植物的影响,而底层的浮游植物在降解过程中能够产生一部分类腐殖质,并且长江冲淡水对表层和底层的类腐殖质来源均有很大贡献。风后,表层的类色氨酸与叶绿素a浓度不呈相关性,而底层却呈正相关,另外表层和底层的类色氨酸均受到长江冲淡水的影响;表层和底层的类腐殖质与叶绿素a均没有相关性,但受陆源影响显著,长江冲淡水能带来类腐殖质。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1-04
页码6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494]  
专题海洋研究所_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任保卫. 海洋微藻产生溶解有机物及东海溶解有机物三维荧光特征研究[D]. 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